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3日
合力唱响“联”之歌
西河校区书法比赛
驼子校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夏令营活动
气象科普活动
教联体青年教师座谈会
教联体“青蓝结对”
教联体青年教师开展活动
教联体家校携手,共筑舌尖安全
教联体艺术节
三小校区开展学雷锋活动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涂晓丹
崭新的教学楼,漂亮的运动场,校园里绿意葱茏,教室里书声琅琅……10月16日,记者走进广水市广水办事处驼子小学,近距离感受到这里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华丽嬗变的背后,是广水市广水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广办三小)扎实推进“教联体”建设,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带来的结果。
如何打造优质高效“教联体”,促进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握指成拳,方能实现抱团成长。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开展教联体建设,坚持‘名校引领,协同联动,共建共促’战略,紧紧围绕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学教研、教师专业发展、育人质量提升等重点,向成员校输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及经验,在聚师能、强队伍、育新人、树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真正让教联体学校资源配置优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教师流动活起来,教学质量好起来。”广办三小校长李常波道出破题之举。
审时度势 高位推进聚合力
中华山南麓、广水河东岸,一座现代化学校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广水街道中心城区,她就是被誉为“广水教育一面旗帜”的广办三小。
广办三小肇始于1912年,崛起于新时代,文脉绵长,教泽远披。一代代广办三小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锻造出一所鄂北名校的浩然风骨。先后被授予湖北省“课题实验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随州市“普通小学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水市“十强学校”等殊荣。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23年4月,省教育厅将广办三小教联体确定为省级教联体试点,广水市教育局以广办三小为龙头,与西河小学、西河幼儿园、驼子小学共同组建广办三小教育联合体。
为有序开展教联体各项工作,广办三小教联体迅速成立了以校长李常波为组长,各成员学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教联体管理领导小组,按照“1+N”融合发展模式,制定了教联体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和三年发展规划,并依据广办三小多年来创建的生本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优势,组织教联体成员校开展各种互联互通、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引领教联体成员校共建共进,均衡发展。
管理同频,联动共进。按照一校制管理和教联体共建主题,广办三小不定期组织召开教联体学校管理干部联席会议,交流党建、教学、德育、工会、后勤、安全等方面管理办法和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与此同时,组织开展牵头校校级干部到教联体成员校“校校行”活动,与各成员校管理团队“面对面”,了解共建需求,破解发展难题。
“打破校区壁垒,促进校区合作,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李常波表示,以此促进均衡发展,调出教育公平底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谋定而快动。广办三小牵头组织各成员校深入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共同制定《广办三小教联体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广办三小校长李常波等4位校级干部各指导一所成员校,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重点,抓好责任分工,强化保障,及时总结反思,确保教联体共建稳步推进。此外,还派出骨干教师到共建学校轮岗交流,传经送宝。
充分发挥教联体龙头校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广办三小不定期组织送教活动,通过在成员校开展生本课堂优质课竞赛,集中开展优质课进校园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输送辐射到每所共建学校,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教师结对共成长。各共建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将近几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重点培养对象报给广办三小。广办三小根据培养对象的任教学科、能力特长、发展方向等个性特质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集中开展“一帮一对红”结对活动,精准辅导,携手成长。
“从近年来的师资交流情况看,交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带帮’带出了一批名师,这对我们共建学校是一种很好的支持。”驼子小学校长孙华君告诉记者。
相向而行 抱团发展促提升
今年5月31日,广办三小教联体各成员校在西河幼儿园隆重举行以“舞动六一,与你童行”为主题的欢庆儿童节文艺汇演。孩子们用优美的舞姿,铃铛的声音,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教联体建设实践中,广办三小教联体上下同心,联动发力,找方法、强措施,重内涵、求实效,合力书写“联”答卷。
党建聚力“强”起来。广办三小教联体尝试探索以核心校为牵头单位,组织召集各成员校一同开展支部活动,将教联体内的党员紧紧拧在一起。“一个党员一面旗”,在谋学校内涵发展上、在教联体教学活动开展上、在个人业务素质提升上、在入职新教师的结对帮扶上,亮身份、当表率,走在普通教师前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深入推进“党建+教联体”深度融合,依托学校党组织的联建,为教联体建设增添动能。
教师交流“活”起来。为打破教联体用人壁垒,畅通教师流动渠道,广办三小教联体在经过认真考核基础上,相继安排6名校级干部轮岗交流。干部轮岗交流,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机制保障。通过跟岗挂职、下派锻炼等不同方式,展开校级干部、学科教师的充分交流,实现核心校与成员校之间融合共生、一体发展。近年来,广办三小教联体试点采用跟岗挂职交流校级干部6人,教师轮岗交流40余人。
骨干引领“动”起来。充分发挥教研业务骨干引领作用,多措并举为教联体建设赋能。广办三小教联体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专题培训讲座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教联体建设实效。近年来,教联体集中组织教师技能大赛8场次,参赛教师达50人次;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和幼儿学前教育等学科专题讲座12次,指导组建名师工作室2个,教联体现有在研省级教育规划立项课题3个,市级教育规划立项课题6个。
学科教研“热”起来。广办三小教联体各成员校紧盯各学段、各学科全面掀起“磨课、赛课、送课”活动,着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打造学科高质课堂。针对刚入职新教师,开展青蓝结对活动,让新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讲登台课、上成长课,在磨课中促成长;分学科组织开展技能大赛,通过现场才艺展示、备课、说课、赛课,促使学科骨干努力成长为学科名师;针对教联体中成员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学科,组织核心校教师以“专递课堂”方式开展送课活动。近年来,教联体完成青蓝结对62人次,开展新教师磨课122节次,骨干教师主讲校级示范引领课78节次,开展教联体研课赛课及专递送课110节次。
顺势而为 循遂渐进重实效
凝聚发展共识,强化推进力度,拓宽建设维度……随着广办三小教联体建设的纵深发展,教联体内学校办学效益逐步显现,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为打造一支爱学习、肯钻研、重教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23年10月9日,广办三小教联体启动了“青蓝结对”活动仪式,西河校区、驼子校区以及西河幼儿园36名青年教师与广办三小12名骨干教师结成师徒。
遵照“龙头引领、优势互补、城乡互助、校校联动”的原则,广办三小教联体在课题研究、网络教研、集体备课、文体竞赛、教学大讲堂等方面同研共促,真抓实干,激发了合作共赢新合力。
3月19日,广办三小教联体组织开展了首次校际教师、学生联谊交流活动,各成员校60余名师生到广办三小参与师生结对交流;5月20日,广办三小与驼子小学联合开展了“课堂教学展风采 教研活动促成长”主题交流活动。
校际交流活动为共建学校的教育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参会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相互学习的机会,实现了共促共进、互惠共赢。
3月12日,在广办三小的空中课堂,共建学校学生正通过直播连线大讲堂活动,3名教师就如何落实基础性作业、如何强化实践性作业、如何设置弹性作业、如何探索跨学科作业,给予了既全面又专业的解答。
教联体建成后,核心校与成员校间的时空距离,成为各校区间管理、教学、教研深度融合的阻碍。为破解这一难题,广办三小将教联体建设与智慧教育实践同步谋划,加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好学校的核心在于师资力量,教联体办下去的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双向流动。“如何确保老师们乐意动、安心干?关键在解决后顾之忧。”李常波介绍,教联体出台了以“评优评先、提拔重用、待遇倾斜”为核心的激励政策,教联体内常态化实施交流轮岗、师徒结对、校际教研、领导定期交流、紧缺学科教师跨校走教、名优和骨干教师跨校支教和青年教师驻点学习等举措,盘活了教联体内名校名师资源。
颜色鲜亮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的运动场,崭新的教室布置……从里到外“翻新”,驼子校区实现“蜕变”。
为促进成员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广办三小教联体坚持“文化引领、品牌立身、共享共赢、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不定期组织联合体成员校校长积极开展专题交流活动,实地考察校园文化建设,分享各所学校办学成果和特质文化,借鉴成功经验,厚积校园底蕴。
4所共建学校,如何固峰填谷成为“一个模样”的教联体?李常波介绍,在管理上,依靠的是行政管理、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考核评价、文化建设一体化;在教学上,依靠的是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活动、统一德育活动、统一命题训练、统一诊断分析、统一指标评价、统一激励措施。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核心校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放大‘名校+’‘名师+’效应,推动教联体学校发展共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缔造出广办三小教联体教育新生态。”李常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