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平静面对高考分数
昨天,高考分数出来了,考生若不能平静面对,将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考得不好,考生本身就很自责,有一些家长在得知孩子的成绩后,也是焦躁不安。而对分数满意的考生,一下子释压后不免兴奋,少数家长甚至将开始在他人面前吹嘘。此时的心理调试与考前、考中同样重要,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考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失意的考生首先要把心敞开,学会“接受”,告诉自己“高考也许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重要”。不妨找人倾诉、发泄痛苦,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在这个阶段,家长的态度对孩子影响非常大,他们最需要亲人的鼓励和帮助。家长应引导孩子全面分析高考失败的原因,客观评价自身。考生一旦对自己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价,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待高考的成败得失。此外,考生还要认识到,高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要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要重新振作,慎重选择。考生如果出现失眠、暴躁、痛苦、悲哀等症状,可以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不加控制的失落情绪,进而可能演化为抑郁、自卑、自闭,甚至行动反常。 高考只是一个起点,不等于人生的成功。往年有不少对分数满意的考生,将课本、参考书、笔记统统撕掉、烧掉、扔掉,取而代之以无度的网络游戏、吃喝游乐、流行歌曲……家长在高兴之余更要冷静对待,不应过多在他人面前炫耀,助长孩子的骄傲自满,同时无形中对孩子造成新压力。考生应适当地给兴奋度降一降温,敞开心灵,确定真正的人生目标,并从精力上和知识上做好迎接大学生活的准备。 分数公布引发的考生过度自责愧疚,或过度放纵宣泄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家长、学校、教师及社会,都应密切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不可掉以轻心。 本报记者 曹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