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威车桥公司让科技人才显身手
机加工正品率达99%被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作者:金鸣、陈静芳、
本报讯 记者金鸣、陈静芳、通讯员徐薇报道:6月20日,在湖北楚威车桥公司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该公司刚刚从清华大学学成归来的“工人大学生”王朝,他高兴地向记者展示了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技术及管理班”结业证书和“铸造大专”专业证书。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章永亭高兴地说,王朝是公司与大专院校合作对工人进行定期培训的首批学员之一,今后公司每年都将选送几名工人到大专院校学习最新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楚威公司2002年就提出 “人才兴企战略”,坚持“对内培训提高和对外高薪聘请两条腿走路”,以解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员工素质不高的矛盾。近两年,该公司工艺设计、质量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先后有十多人次被送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短期培训。去年,公司决定对工人进行定期培训,高中文化水平的铸造工王朝和刘兵在公司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被分别送到清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学习。如今,王朝已回到公司。他告诉记者,公司安排他在车间一线负责产品工艺优化及内部质量控制,他将运用所学新知识,把好产品质量关。 在加快内部员工培训的同时,公司还注重从外部引进高科技人才,近几年先后聘请了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授袁绪华、原湖北油泵厂高级工程师宋振东等多名技术型人才,他们先后解决了困扰公司发展的产品工艺计算机设计、数控机床微机编程等许多技术难题。目前,公司仍有4名高薪聘请的高级工程师。擅长模具造型三维设计的刘泽宏,原在河南洛阳一家国有企业工作,2004年受聘进入公司时,公司的模具完全是手工设计制造,尺寸精确度不高,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刘泽宏对模具设计制造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自制相关设备十几套,不仅使模具的尺寸更精确,而且还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减少了成本。 “人才兴企战略”的实施,使员工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公司现已有各类技术人员150余人,从2006年至今,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发明专利2项,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铸件产品正品率达到了95%,机加工正品率达99%以上,并通过了瑞士的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司已连续3年被东风汽车公司、重庆重汽、江淮汽车集团、美国德纳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企业评为 “优秀供应商”。 借智发展看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