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水6万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作者:宋俊超、
本报讯 记者宋俊超、通讯员杨先圣报道:近日,广水市余店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又有22户库区移民新居竣工。该市老促会聘请技术员对关庙镇李家峰等8名库区移民进行了大枣种植管理培训。该市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移民技能、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使该市6万余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把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点,使移民普遍受益。 完善基础设施。该市着力把库区移民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在移民集中的长岭、余店等乡镇成立项目建设专班,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目前,已申报后期扶持项目196个,争取移民安置资金2297.3万元,开工建设项目127个,已竣工85个。 提高移民技能。采取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培训移民与转移移民相结合,向移民发放农业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类书籍2万余册,开展各种形式的移民区青壮年文化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搭建务工信息平台,促进劳务输出。目前,已培训移民1700余人,转移输出8000余人。 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库区和安置区农业结构,在每个移民村建设1个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点,引进和推广种养业优良品种。目前,兴隆早熟西瓜、余店土鸡和“三白”蔬菜、云台街村茶叶、长岭库区围垦养殖、城郊生猪等农业板块已成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