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文化旅游业 推动经济大发展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编撰专家组来我市调研
本报讯 记者董斌报道:10月14日,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为组长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编撰专家组一行来到我市,就我市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资源优势、发展思路和举措进行调研,听取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 市长刘晓鸣主持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光中汇报了随州经济文化资源现状、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意义作用、随州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初步构想和建议等。副市长黄志群出席座谈会。 据介绍,鄂西八个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各具特色,但尚未形成合力,不能最大程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与武汉城市圈两轮驱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刘晓鸣说,随州是最有独特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融合的最佳结合部,是城市旅游和生态旅游互补性最强的地方之一,随州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打造,是以旅游发展为引擎,推动经济发展最具动力的地区之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要注重差异性和整体性融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在全省、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注意整体性,注重圈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品牌的推介。凸现差异性,炎帝神农具有独特性,曾侯乙编钟具有唯一性,大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议丰富“一江两山”的内涵,融入“一帝(炎帝神农)一乐(编钟)一山(大洪山)”,放大圈内旅游资源整体品牌效应。 顾海良代表专家组提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要做到 “整体规划、差异布局”。规划要解放思想,有世界眼光。可以对圈内旅游资源实行定级,分为世界级、国内级、跨省级、省级。对编钟等世界级品牌资源经确定后要重点投入、重点宣传推介,并可成立鄂西商业演出团,在世界各地演出,推介鄂西特色生态文化。同时,要调整体制,加大投入,做好圈内旅游交通规划,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各地要把本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显现出来,实行差异性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注重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整体推动鄂西经济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