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业规模化 养殖业工厂化 农产品产业化
曾都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本报讯 记者唐天才报道:曾都区南郊茶庵千亩免耕抛秧,近期获得水稻丰收。当地农民朋友说:“不翻地,不插秧,省工省力省钱,还增产增收,多好的事啊!” 为转变传统的劳作方式,提高劳动利用率。该区以区农广校、区农技中心为阵地,以农业科技培训项目为载体,开展“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业实用技术”等一系列培训,促进科学种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全力实验、示范、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利用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该区的小麦种植也采取了测土配方施肥和免耕技术,棉花采取了无土育苗新技术等等,运用新技术种植的农作物比传统的种植方法,既省工省力,还增产增收。据悉,该区已摸索出一套新技术种植方法,准备明年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追求农业增效最大化。香菇、巴西菇、双孢菇等食用菌产业也提档升级,从良种的选育,到平时栽培,都有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从传统的种植,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发展,因而食用菌产量呈逐年增加之势,全区年产量已达到两万余吨,是建区前的10倍。 畜禽养殖规模化、工厂化。在该区城乡,规模化畜禽养殖比比皆是,几万、几十万只的养鸡,几千上万头的养猪、养牛等大型养殖户几乎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到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以上生猪养殖小区22个,奶牛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肉羊养殖小区4个,禽类养殖小区7个。全区着力抓好十百千万畜牧生产示范基地,实施“11448畜牧工程”:即抓好10个重点镇、百个重点村、千个重点场、万个重点户;达到年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10万头、羊40万只、禽4000万羽、禽蛋产量8万吨。仅今年1一8月就实现牧业产值15亿余元。 农产品深加工步入国际化。该区把农产品深加工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千方百计促使农产品转化增值。近年来,该区下大力扶持帮助食用菌企业上技术、上档次,让香菇等产品从农产品出口成为工业品出口,一下子使香菇的价格翻了几番。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来曾都就地转化增值。三友食品、神农生态、银丰食品、同星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下一步三友公司将上蔬菜脱水深加工项目,届时将需要10万亩以上的种植、数万农户的参与,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联着农民,一头联着国际市场,正在成为该区现代农业的领头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