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事业,期待你的参与
——曾都东城社会爱心慈善超市运营探访
爱心需要传递,慈善需要参与。爱心慈善超市的建立,是为了帮助城市低保对象中的特困家庭。如何让超市健康持久的经营下去,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我市慈善超市建立之初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今,曾都区东城社会爱心慈善超市正在积极探索运营方式。 为解决慈善超市的物资主要来源于民政部门的发放、缺口大的问题,东城社会爱心慈善超市自2007年9月28日开业起,就摆脱了过去只靠政府发放、调拨和市民捐赠的经营方式,将慈善超市市场化。 走进该慈善超市,无偿领取区与顾客选购区分立两旁。前者摆放着市民捐赠的物资,无偿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困难户;而陈列着洗衣粉、洗洁精、牙膏、饮料、各种调味料等日常用品的顾客选购区,在向困难户无偿开放的同时,也以优惠的价格向普通市民出售。“像营养快线一般零售价为4元,而我们超市的价格则为3.8元,附近居民也常来光顾。”超市负责人许小明说,“通过零售获得有限的盈利来解决日常资金问题,相比以前仅靠政府拨款、市民捐赠造成的紧张状况,超市日常生活用品货源更充足,渐入良性循环。” 困难生活有改善 据了解,社区通过评议审批城市低保户的困难程度,确定每年对其发放200或300元的慈善救助证,困难户凭证可以在超市领取价值200或300元物资。而市民捐赠的旧衣物,则不计价格无偿领取,以最大程度的帮助有需要的人。 捐赠物资登记表和捐助花名册,清楚地记录了捐赠者姓名、单位、捐赠物品、件数,以及前来领取物品的困难户的姓名、住址、领取物品、件数、价格、余额等内容。从中可以发现,市民捐赠的多是衣物,而困难户前来领取的多是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米、油等)这些东西,需要的人多,捐赠的人很少,大多是我们自己补充货源。但不管市民捐赠什么,我们对他们的爱心都表示感谢!”许小明说。 家住天后宫社区的邱女士说:“凭救助证,我每年可以领取价值200元的油、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这确实能给我们减轻一点负担。” 慈善需要你参与 “目前社会爱心慈善超市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可以维持生存,但爱心需要更多市民奉献。”许小明感慨道。 9月27日,阮国千捐赠了340件新衣物,“希望可以帮助需要的人”。市民田清明捐赠的牙膏、牙刷、沐浴露、洗面奶、洗涤剂、柔顺剂等洗涤用品,丰富了超市商品的品种。据了解,前来捐赠的市民多是从报纸、电视上获得相关消息,或从超市前经过知道的。 调查发现,市民大多愿意奉献爱心,但有近八成的人不知道爱心慈善超市在哪里。许小明表示:“我们也在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更多的市民了解慈善事业,监督我们的工作,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见习记者 白萌 通讯员 方艳玉 城乡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