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亲历“荆楚第一包”
时任长岭公社党委书记李克申的回忆
  伴着温暖的阳光,头发微白的李克申走进地处氵厥水一桥头的随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筹建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10月10日,在原随州市副市长岗位上退下来,今年68岁的李克申向记者讲述挑水村承包土地的过程,仍激动不已。
    1979年,他担任随县长岭公社党委书记。当时,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简称“三自一包”,政治上被批判。
    当年秋,挑水大队50多岁的方青善全家一年的人均粮食不到300斤,八口人的方家成了长岭公社最穷的农户。
    经开会讨论,将桃水大队河对岸的荒坡承包给方家。
    1980年7月25日,随县县委书记常东昌来长岭公社检查工作,看到方青善承包荒坡上长势喜人的芝麻,连声称赞 “搞得好!”针对方青善表示今后可能不让承包的担忧,常东昌当场表示,支持继续承包。
    当晚,随行的县委宣传干部吴江宗写了一篇新闻稿《随县县委书记走访鼓励包产户》。李克申忙说,“常书记,这篇报道不能发,那要惹弥天大祸的。”“为什么不能发?惹什么大祸?”常东昌反问道。“您看能不能把‘包产户’改个说法。”“事实就是这样,大不了我不当这个县委书记了,回家卖红薯去。”常东昌抿了一口茶,语气坚定。
    当年秋收,方青善的3亩包产地收入达785元,而过去不足40元。
    挑水大队历史性的探索和县委书记的走访开启了湖北农村改革的序幕。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湖北广大农村推行。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亲历“荆楚第一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