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涅民营企业新生
我市改制企业社会贡献不断增长
本报讯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产值213.15亿元,同比增长34.79%;实现工业增加值64.97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改制企业的各项指标和社会贡献均占80%以上,彰显了我市国企改制后的辉煌成就。 我市公有企业通过改革,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我市亏损工业企业个数由2002年的64个减少到15个,工业企业数也逐年增加到451个。量变引起质变,据了解,我市现已拥有具备资质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7家,加上实行统一商标等“五统一”的二级企业,共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70多家,是1978年的30多倍,汽车行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在所有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这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块金字招牌的获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光汽车产业,其他工业产业也在“做强做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食品卷烟、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风机制造等支柱产业,日渐壮大,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递增,到2007年底达到38.5%。曾都区、广水市及市直各商业企业,在改革中也获得新生。今年1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1.45亿元,同比增长44.08%;实现利税16.12亿元,同比增长54.97%。 至去年底,全市1000多家企业通过改制重组获新生,企业累计新增就业人数8万多人,实现再就业人数达到7.2万人。国企改革不断深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社会贡献逐年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