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五湖四海聚才俊
——我市人才工作小环境建设巡礼之五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呼唤的是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舒适的环境,独具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要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高招。
    “报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报业要发展,要办一流的报纸,就要不拘一格纳人才。”近日,随州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刘永国提起人才引进概括地说道,“报社在人才的聘用方面提倡 ‘五湖四海’,不搞‘近亲繁殖’,择优选用人才,建立健全激励人才的用人机制,让人才能够大显身手。”
    千古至今,人才一词,越来越时髦。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何让五湖四海的人才聚集在随州日报社?报社党委采取的方法首先是“相好马”:人不分南北,公开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并坚持按需进人,引进优秀人才。
    引进人才需要“高门槛”,所有应聘人员逢进必考,报社党委对其择优录用,从源头上保证报社优秀人才的进入和采编队伍的精干高效,并且在用人方面实行双向选择,让人才能进能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鼓励员工“充电”,是报社党委“纳”人才的另一高招。报社党委坚持周五学习例会制度,不断提升新闻采编业务水平,以内培为重要渠道来提高报社人员素质。报社近几年先后组织采编人员分6批参加了省新闻出版部门组织的新闻业务知识培训,参培人员达到了45人次,参培率达83%。对新录用的采编人员进行“业务练兵”,举办新闻采编业务讲座,促进业务交流,并让资深编辑、记者搞好“传帮带”,让新来的年轻记者们成为一支生力军。此外,报社有计划地安排采编人员异地采访,定期邀请全国新闻战线和省内院校专家教授授课,鼓励采编人员参加学历教育等,培养并锻炼出自己的“千里马”。
    刚来随州日报社工作的中南民族大学2004级新闻系毕业生徐王俊说:“大家都问,我一个浙江小伙,为何千里迢迢来随州?是随州日报社人性化招聘和培养,坚定了我来此工作的决心。”
    朝气蓬勃的徐王俊是随州日报社今年新招的见习记者之一,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所写稿件已初露锋芒。当然,报社人才济济,人才远不止徐王俊一人。随州日报社现有专业技术人才54人,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于一身,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为提高办报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马厩里养不了千里马。”创造良好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冒尖,积极给记者、编辑创造竞争条件,提供竞争机遇,随州日报社让 “千里马”策以其道、食尽其材,为“千里马”造好“马槽”,终让源源不断的智力和人才保证为报业的拓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如今,随州日报社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局面,让优秀人才走上前台,这让报社的年轻人更坚定了“靠本事吃饭”的观念,谈起在随州日报社工作的经历和心态,年轻的记者们坦言:“采访、编辑、报纸发行、广告策划等报纸的运作,让我们时刻有着新奇的心态和对工作的激情,在报社工作,感觉很温馨,报社已是我们心中的第二个家。”见习记者 陈 琳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五湖四海聚才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