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无偿献血”的号召,但响应之余不免有些担忧,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会不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会不会使人发胖?会不会引起贫血?甚至会感染上传染病等,到底结果如何呢?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
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液只占全身血量的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 “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或一次献300-400ml,占人体血10%以内时, “贮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同时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增强,有利于血液的新陈代谢,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健康适龄的公民定期适量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
还有些人认为献血会引起贫血。其实献血只是血液的暂时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影响人体血液的再生功能,所以献血不会引起贫血。血容量的补充是很快的,实际上当您离开血站时,您的机体已经开始补充了,只需几小时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不仅没有任何不适,还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而贫血是一种疾病或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有贫血的患者在献血体检时会被检出,并不会允许其参加献血。
更有些人担心献血会感染传染病。关于这点《献血法》中有明确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毁形,确保献血者的健康。血站的采血设备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有的用具是一次性的,所以献血者不必担忧会感染传染病。
献血之所以有益长寿,是因为定期适量献血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献血提高造血功能,是因为献血后由于血细胞减少引起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造血功能。
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反复按规定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血黏度明显降低,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市中心血站
徐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