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物换星移,20年山河巨变。20年来,广水街道办事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改革发展大旗,团结带领全处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广办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692元,财政收入达到4000万元,与20年前相比,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办事处先后被评为 “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湖北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五十强乡镇”、“湖北省星火技术密集区”、“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六好乡镇党委”、“省级示范工业园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连续六年居随州市各乡镇办事处之首。
抓工业促发展
新型工业化体系逐步建立
发展经济,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希望和出路也在工业。多年来,广水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工业强处”方向不动摇,致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抓改革上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发展,以招商引进拉动发展,以板块推进加速发展,较快地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到2007年,广办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达26家,工业产品达600余种,工业产值达14.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造纸包装印刷、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为主导的四大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现了总量和质量的双飞跃。
一是以项目积聚发展后劲。重点项目投资大,发展潜力强,带动作用明显,是办事处经济工作主要特点,也是办事处推进城市化进程、迅速提升经济实力的关键。全处上下强化“大发展靠大项目,大产出靠大投入”的观念,依托项目富民强处。20来,全处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新上工业技改项目100多个。广彩公司的八色凹印、中山造纸的2850长网纸机、广水轻机的六色曲面印铁机、华都木业万台钢琴壳、恒兴纸业的高强度瓦楞纸、弘信塑料的PC阳光板、浩洲塑胶的PP-R给水管、吉达药业的MPC达标、双雄催化的甲醇催化剂、虹翔钼业的氧化钼等项目生产技术领先,市场广阔,前景看好,为广水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二是以招商扩张经济总量。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意识,把招商引资工作贯穿于优势资源转换、闲置资产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改等各项工作中去。加大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把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并积极探索出了一套“项目招商、专班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新路子,形成了全民招商、全方位招商的良好格局。20年来,累计招引工业项目近150多个,实际引进资金近20亿元,加快了经济总量扩张步伐。
三是以集群打造产业优势。广办是广水市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办事处紧紧围绕四大经济板块,通过市场运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2007年,四大板块经济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2%,广彩公司、双雄催化、恒兴纸业、中山造纸等一大批企业产值、税收均创下历史新高。
四是以工业实现富民强处。工业经济是广办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工业经济占三产业的比重达75.7%。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居民就业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二十年来,累计解决就业10000余人,进城务工农民和产业工人比重迅速增大。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0年前的1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000万元,年均增幅达18%以上。
抓建设树形象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市形象代表着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同样可推动或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水办事处始终坚持“形象立处”观念不动摇,致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谱写了辉煌篇章。
20年来,广办致力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先后投资5亿余元,拆迁房屋300户,新建临街门面屋1000余间,拉开了“四纵五横”的城市骨架。投资近10亿元,完成了中山大道改造、中立交桥建设、东西河治理、新自来水场建设、西河桥重建、中山广场改造等60多项市政工程;硬化城区背街19条,硬化里程达7.8公里;对城区“四纵五横”9条大道的下水道、人行道、绿化带进行铺设、硬化和绿化,修建下水道30余公里,硬化人行道40余公里,绿化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新增城区主干道路灯300余盏。吸引资金2亿多元,开发了北湖小区、九皇小区、中勇小区、山水星苑、阳光星城、朝阳小区等多个现代化住宅小区,开发新城面积5平方公里。共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坚持不懈地抓好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教育,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抓调整促增收
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20年来,广办致力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广办农业总产值达1.4亿元,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90%以上,农民人平纯收入4692元,农村通村水泥路里程数达58公里,在广水市第一个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一是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办事处把优先发展农业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郊区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调整增收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着力狠抓了以蔬菜、林果、畜禽养殖、食用菌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形成了以铁板桥、驼子为中心的500亩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以土门、南山、流沙冲为中心的1000亩林果茶基地,以南站、铁板桥为中心的10万对王鸽养殖基地,以土门、芦兴为中心的15万袋白灵菇种植基地,由此而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订单农业起步并不断完善。
二是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的各种文件精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资金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水稻种植面积突破9300亩,达历史最高水平,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继续落实了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扎实开展了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继续落实了退耕还林、植树育林政策。20年来,全处累计退耕还林面积12000亩,绿化荒山18000余亩。
三是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目前马鞍新村已拆迁改造房屋200多间,硬化道路2000余米,改厕改圈100多个。铁板桥村湾湾通、户户通公路水泥路工程全面完成,新村建设进展顺利,塘堰整治,环境治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它没有列入试点的村,大力开展以“生态五治”和湾子林建设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大幅改观。
抓统筹促和谐
社会事业跃上了新台阶
20年来,广办有线(数字)电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高级中学教育升学率全市靠前;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计生率和出生婴儿性别比全面达标;综合治理常抓不懈,妥善处置了一批因城市建设、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确保了一方稳定;民政工作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救助力度,加大了福星工程建设力度,和谐社会进程进一步加快。
抓班子带队伍
党的基层基础得到夯实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狠抓班子建设,发挥党工委班子和基层支委班子的自身表率作用,树立良好形象,增强班子的感召力和驾驭能力;狠抓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造就一支敢打敢拼,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有力推进了 “三个文明”建设;狠抓组织建设,按照 “围绕发展配班子,管好干部促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以社区、村、企业党总支(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广水市委 《十个不准》、《机关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反腐败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严格依法行政。每年召集2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评议,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行政行为更加规范、透明。办事处纪委经常明察暗访,了解机关工作人员和各支委成员是否有索、拿、卡、要的行为,从源头上堵住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中共广水市广水街道党工委书记 左扬 广水市广水街道办事处主任 柯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