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编钟节庆美随城
  首届编钟文化节已经顺利落幕,但随城人民仍时时可以感受到编钟节带来的变化。巍巍博物馆,整洁宽敞的擂鼓墩大道,美化中的氵厥水东大堤……借着编钟文化节的东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向前推进,美丽的随城,更加焕发光彩。
    随州博物馆建设是本届编钟节的重头戏。该馆占地8万平米,在同级别地市州中,堪居首位。以芝麻白花岗岩、青石板、仿古青砖铺就的馆前广场,总面积超过6千平米,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再添好去处。走进博物馆,以“汉东大国”为文化背景装饰的总序厅简洁、大方而不失庄严。以“天圆地方”理念设计的8根立柱矗立其中,“曾国迷踪”、“曾侯乙墓”、“擂鼓墩二号墓”、“神农故里”、“汉风唐韵”5个主题场馆分两层环绕周围,集中展示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再现“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魅力。来自均川的杨发国老汉一边端详着文物,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博物馆的建成,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腰板就更硬了。
    目前,该馆投亿元巨资,公共服务、休闲、安全保卫、信息网络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博物馆负责人说,他们的目标,是要建成一座集文物征集与收藏、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考古勘察、编钟演奏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以随州博物馆为中心,擂鼓墩大道改造完成,游步道投入使用,二桥至一桥东大堤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美丽随城再添新亮点。擂鼓墩大道一超市老板告诉记者说,往日的擂鼓墩大道路面凹凸不平,尘土飞扬,改造后整洁、宽敞,连生意都好做了。记者看到,为方便游客,沿擂鼓墩大道至曾侯乙墓遗址处也进行了改造,连接新博物馆与曾侯乙墓遗址的游步道也已建成,木板、石砖铺就的小路古朴、整洁,路旁绿树成荫。
    为配合编钟文化节的进行,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市容环境的整治力度,城市“牛皮癣”等不良现象逐渐减少,占地经营的现象也开始少见。政府还积极开展城市亮化工程,往日漆黑一片的背街小巷装上了路灯,连离市区较远的迎宾大道也亮了起来,城区的繁华已逐渐向四周扩展。见习记者 彭 润
  “两节”效应1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编钟节庆美随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