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温 暖 如 家
——大堰坡中学关爱“留守学生”记事
作者:曹平平
  12月16日,走进经济开发区大堰坡中学,感受到一阵阵春天般的暖意。
  “亲情电话”长期免费
    课间,校长王扬旭正准备离开办公室,却见八(1)班学生向明走了进来,“打电话吗?”向明点着头拨通了电话,“爸,晚上我不回。”向明家在附近,原打算晚上回家,现在她改变了主意。接着,九 (3)班的方鹏辉也走进了校长办公室,他拨打电话的另一端,是远在浙江奉化打工的父母。方鹏辉和父母聊了一下学习情况,又把电话让给了父母在安陆打工的孙小双。记者看到,邻近的学校办公室和工会办公室也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排队打电话。
    方鹏辉同学告诉我们说,上了3年中学,他在学校给父母打了3年的免费 “亲情电话”。学校里和他一样的留守学生有一百多个,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几乎都是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校长王扬旭算了一笔账,从2006年秋开始,学校将仅有的三部办公电话免费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累计缴纳了3千余元电话费,都是他们从办公经费中节省出来的。长期免费开通的“亲情电话”,让学生随时与亲人通话,沟通信息,互诉亲情,尤其受到“留守学生”父母的欢迎。
  “温暖热水”免费供应
    下午放学后,八(2)班的龚巧玲和同学一起,拎起水瓶到食堂打热水,她告诉记者说:学校一年四季供应热水,而且也是免费的。据了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只能收取学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不能收取饮水费。金安义老师介绍,学校免费供应热水已有3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学校拿出了相当一部分的勤工俭学收入,保证师生有开水饮用和洗漱。
    已入深冬,学生们喝着开水,用热水洗漱,还有的用水杯和热水袋取暖,令家长们深感欣慰。而在个别乡村学校,学生暂时还用不上热水洗漱。家长们纷纷写信感谢学校,称学校免费提供热水的举措是 “一瓶热水暖人心”。
  “营养饭菜”保本经营排骨、辣椒炒瘦肉、土豆丝、黄瓜……大堰坡中学的晚餐营养丰富。食堂师傅张家国一边将一勺勺香喷喷的菜舀进学生的饭盒,一边还问声“够不?”“食堂的猪肉绝对正宗,学校一周宰一头自养的猪。”张家国自信地说,“办食堂就是要照料好师生的身体,保本经营就行了。”他还热心地带记者去猪栏,看看存栏的18头肥猪。走进整洁的学生宿舍,管理员师傅介绍说,一旦学生突然生病,班主任老师用自家摩托车带学生看病,严重的学校还请车送到市内治疗,先看病再通知家长。
    王扬旭认为,学校的努力得到最好的回报,就是学生满意。留守学生们打 “亲情电话”,长话短说;打 “温暖热水”,十分节约;享用“营养饭菜”,倍加珍惜。本报记者 曹平平 通讯员 魏克鹏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温 暖 如 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