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带着困难群体创业
——下岗职工刘先龙创业的故事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向文华
    每天清晨,距离曾都区草店镇区约3公里的金锣山村就响起了轰隆隆的机械声,村民们知道这是家门口的工厂金锣山免烧砖厂要开工了。村民们谈起该厂厂长刘先龙,对他返乡创业助困难群体就业感到由衷的敬佩。
    近日,记者走进金锣山免烧砖厂,看到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刘先龙原是草店镇食品公司职工,2003年公司改制后下岗。他曾在华中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一个公司打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济管理经验,萌生了办厂当老板的想法。去年初,他返乡考察创业项目。
    随着国家保护土地资源力度的加大,他意识到办免烧砖厂是时候。同时,办免烧砖厂的主要原料河沙、石子等资源在家乡很丰富,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免烧砖项目投资小,见效快,销路畅。
    去年3月,刘先龙开始筹建办厂。选址、审批办证一路“绿灯”,劳动部门还为他办理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证。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他自筹资金50万元,信用贷款10万元,民间参股20万元。不久,一个占地约7亩的免烧砖厂诞生。去年7月,在他的家乡金锣山下,金锣山免烧砖厂正式投产了。
    刘先龙办厂招收了14名工人,其中4名是他原来一起下岗的同事,10个是本村的村民,有3个是轻微残疾。目前工厂生产正常,产品销路也很好。有人问他的工厂为何招收这些困难群体,不怕背上包袱?他说:“我曾经也是弱势群体的一员,深知他们就业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辛,帮助他们就业,是我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目前,他招收的工人每月工作20天左右,月工资达1200元以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带着困难群体创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曾都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