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四大新亮点
加大种粮支持力度 解决农民工就业 农村民生建设 规范土地流转
作者:于文静董峻
2月1日新华社公布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作为2004年以来第6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有什么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的 “新办法”?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背景吹风会上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农民种粮支持力度再度加大 去年秋天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波及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比以往下降,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甚至是绝对水平的下降。 针对这一广泛关注的问题,陈锡文表示,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是今年农村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反复研究,陆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概括起来有五方面: 一是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今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三是提高政府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水平;四是增加政府的储备;五是合理调控进出口。 陈锡文对粮食收购价格作了进一步解释:不久前公布的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平均每一百斤提高了13元钱,提价幅度在13%到16%。目前初步考虑,今年各类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11元左右,按去年全国10570亿斤粮食产量计算,如果每斤提高0.11元,农民在粮食上的收益就可以增加1100亿元,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 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据陈锡文介绍,不久前农业部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到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约占总数的38.5%,其中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其余39.6%的人是属于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根据这个数字测算,在目前13000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即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对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 农村民生建设重点投向5个领域 陈锡文说,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五个重点领域: 一是农村电网建设,大的电网建设覆盖农村人口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还有5%左右要通过其他措施加快覆盖或是供电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用电的同网同价。 二是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经通公共客车,今后通达率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去几年每年解决300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每年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四是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过去每年沼气中央财政要投入20亿元,今年在这个水平上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每年能解决400万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 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进行试点工作,在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等一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地方加快推进建设。 农地流转强调进一步规范 据陈锡文介绍,对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强调要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进一步界定清楚,并且保障其权益;对承包地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 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让农民自愿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或者阻止不让农民自愿地流转土地。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不得损害承包方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为农民土地流转服务的管理,让农民知道谁需要转让出土地来,谁有承包别人土地的愿望和要求,并且依照法律规范地签订合同,按照有关法律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的农村土地方面第三项政策是,强调必须落实好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据新华社2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董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