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就要开始,回顾这个假期,你是否感到充实、快乐?记者走访发现,一些锻炼自身能力的活动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喜爱,也为广大家长所赞许。
当爸妈的小助手
这个寒假,对于赵刚和赵金玲兄妹俩来说,特别有意义——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爸爸妈妈减轻了负担。兄妹俩是曾都区均川镇人,去年秋季,为方便他们上学,父亲赵义平搁下家里的田地,在随城租赁了一间门面开起饭馆。开饭馆是件辛苦的事情,赵义平和妻子每天晚上忙到12点才睡,凌晨4点又起床准备。兄妹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悄悄商量好,寒假除了做好作业,就留在店里帮爸爸妈妈干活。
客人来了,赵金玲马上倒水切菜。她动作麻利,只见她手起刀落,不一会,一盘又细又匀的土豆丝切好了。哥哥赵刚则操起锅铲,俨然一副大厨模样地将菜炒得滋滋作响。闲在一旁的赵义平夫妇俩看着忙碌的兄妹俩,一脸幸福的笑容。
学点有用的东西
英语成绩一直拉后腿,是高二学生邱婷的心病。“无论是考大学还是以后找工作,英语都是及其重要。英语成绩不好可怎么办?”在这样一种焦急的心理下,邱婷决定放弃假期出游的计划,努力将英语补起来。她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了复读机和英语资料,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扎扎实实地用起功来。为了让自己读书的声音不吵到家人,她时常骑了自行车到白云湖畔读书。一个假期下来,对英语的感觉上来了,邱婷高兴地感叹,这个假期过得真有意义!而对于一些年纪尚小的学生来说,在假期动手动脑自制小东西是件快乐的事情。寒假期间,中商百货4楼的奇奇乐园,每天都聚集着一大群小朋友,在那里专注地画塑胶画。家长陈英洁说:“这对孩子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都有好处,比让孩子整天在家看电视强多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利用假期打工、实习,接触社会,是很多大学生的希望。学新闻专业的陈秋璐这个寒假就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谈广告可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太多的技巧和艺术。”陈秋璐说,以前认为广告是一个轻松而且赚钱的行业,通过实习发现,各行各业都不简单,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工作难找,但工作不会拒绝那些有实力、有准备的人。
陈秋璐说,她的同学也都在寒假期间选择打工或实习。有的同学没有找到好的单位,就到酒店当服务生,有的甚至是义务打工。只有过一个充实的假期,才觉得有意义,心里才踏实。
阅读生动有趣的课外读物,是一些学生寒假生活的重要内容。图为一小学生在津津有味的阅读少儿书籍。 (本报记者 张 顺摄)
寒假中,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言传身教的好时机。图为一位母亲手把手地教孩子画画儿。
(本报记者 张 顺摄)
本报记者 马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