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俄分析卫星相撞原因
双方互推责任 国际空间站暂无危险
新华社2月13日电 美国与俄罗斯两颗大型卫星10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事件发生后,美俄有关机构相互指称责任在对方,而太空专家则警告应密切监测撞击产生的新太空碎片,并呼吁国际社会尽早找到防范卫星及碎片“撞车”的有效机制。 美国和俄罗斯方面都指称对方应对此次事件负责。俄国防部新闻处发言人伊万诺夫说,俄方的“宇宙2251”卫星早在1995年就已报废,因此不能说俄方“卫星失控”。他推测有可能是美方卫星错误闯入距地球表面约800公里的“垃圾轨道”,导致两星碰撞。 俄著名太空专家伊戈尔·利索夫认为,美国铱卫星公司的卫星“铱33”是一颗处于工作状态的卫星,那么其轨道理应可以控制调整,因此这次事故应该是美国宇航局或美国铱卫星公司方面出了问题,未能预警阻止两星相撞。 利索夫分析说,可能是美国方面出现电脑故障或者人为操作错误导致了这次事故,或者是因为美国监测网络只关注那些小型的太空碎片,却忽视了一些大型的已报废的 “死卫星”。 目前,美俄都在密切监测此次撞击事件产生的碎片数量和扩散情况。美军战略司令部此前表示将在撞击事件发生后72小时内公布碎片初步统计数据。 俄罗斯航天兵第一副司令亚库申说,两颗卫星相撞的高度距地面约800公里,产生的碎片可能分布在距地面500公里到1300公里的太空中。这些碎片的飞行速度可高达每秒约200米。 美俄一些太空专家均警告说,在撞击位置周边范围内运转的卫星等无人航天器受碎片撞击的威胁最大。 据悉,卫星碎片暂不会对国际空间站构成威胁,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碎片会因重力影响改变运行轨道,降至更低轨道,这“毫无疑问将会对空间站构成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