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婺源的村庄

  最初知道江西婺源,是网络的功劳。铺天盖地让人震撼的风景图片和成千上万网友的帖子,让我对这个“美丽乡村、梦里老家”充满了向往。
    去年3月下旬,我们一行5人驱车“中国最美的乡村”,饱览了婺源的春日风光。
    早上从随州出发,一路高速,大约6个小时就跑到了婺源出口。
    第一站,我们游览的是生态家园——晓起村。这个村落坐落在一个群山环抱的谷地中,几十栋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明清徽式建筑保存完好,黑瓦白墙,错落有致。在村里面绕了几个回合出来,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我们踩着松软的泥土,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像孩子似地蹦蹦跳跳,一路穿梭在油菜花田中。从下晓起到上晓起,途中有一处地方就像世外桃源: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水上小巧的石板桥,只能允许一人通过;高龄400年的樟树,将自己长长的手臂一直伸到了溪水的中央;溪旁的八角厅、徽式建筑融为一体……一时间,自己竟然有些迷失,只觉仿佛身在画中,久久不愿离去。
    之后,我们往江岭行去,那里是油菜花泛滥的海洋。不想这一路我竟迷迷糊糊睡着了,梦见自己在坐过山车。醒来时,已在半山腰了,毫无防备的,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就那样闯入我的眼帘。真想一下子扑上去,拥抱这金黄的大地。我无法用言语形容看到的景象,只觉得与四川黄龙风景区那一潭潭如梯田般的水相仿,不过那是蓝绿的色调,而这里是金黄的,黄得那样耀眼、那样夺目。在层层的油菜花海中,几个小小的村落点缀其中,袅袅的炊烟升起,真是人间仙境。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李坑。李坑是婺源的主要景点之一,建于北宋大中年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觉得李坑跟周庄有点相似,但周庄可能因开发得比较早,商业气息比较浓重,而且污染也比较大,相形而言,李坑更显淳朴与自然。村内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民居宅院沿涧依山而立,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材质的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成了一幅“远树平林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古朴的人文古迹相得益彰,着实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
    游罢李坑,我们去了彩虹桥。彩虹桥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宋代廊桥,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很多精彩片段都是在这里取的景。她是将徽式建筑、徽式古桥、油菜花、溪水完美结合的经典。徽式古桥不像江南的小桥那么精致,它是粗犷的,桥墩的构造让你感觉十分踏实。回来的时候,我们从桥下一个个独立的小石墩上走过,有惊无险,潺潺的流水从脚边过去,身后有一个很大的风车在呼啦啦地转,山上开满了油菜花,颇有野趣。
    顺着大路继续往前,我们按图索骥找上了“卧龙谷”。这一路的风景是同样的山清水秀,一派江南水乡的清丽妩媚,引着我们渐入佳境。来到卧龙谷正门,一块巨石上镌着金庸先生手书的“大彰山卧龙谷”6个大字。进得大门,道旁的山花次第开放,一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到了谷中,但见泉清谷幽,景点的各项旅游设施与周遭的环境很是和谐,有锦上添花之趣而无画蛇添足之憾。像小径边的果皮箱上,都配有幽默生动的环保宣传文字,与动辄“此处禁止×××”的生硬词句大异其趣,让人顿生好感。当地人管瀑布叫“冲”,谷内号称有88冲。这些瀑布或是婉转,或是雄浑,掩映在山樱、绿树和古藤之中。在山势平缓之处,有许多水潭,潭水碧清见底。人坐在平滑的大石上,潭边樱花正开得烂漫,一阵微风拂过,粉色的花瓣缤纷而下,大半落在水面,顺流而去了。此情此景,如在梦中。
    归途中,我们还去了思溪延村,这里曾是《聊斋志异》和《青花》的外景地,同样有着很多的徽派建筑。
    一路的青绿山水,一路的清爽田园……正所谓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婺源归来不看村”,离开婺源,我们都带着不舍:梯田、菜园、云雾、瀑布、古樟、石桥、竹林、老宅、河流……那些美景,永远镌刻在心上!
  李 平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婺源的村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