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下乡实施补贴细则并没有像业界预测的那样在3月1日出台。对于这个面向广阔农村市场、补贴规模达50亿元的政策难产,各方开始纷纷猜测。
笔者了解到,汽车下乡实施补贴细则正遭遇诸多“操作性难题”,但大体方向已确定,即采取直接补贴替代报废、换购的限制,摒弃招标方式实行“只限车型、不限品牌”,补贴车型范围扩展至1.8吨-6吨全部商用车等,并且不包括微轿等车型。
国务院1月1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提出,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这一力度空前的财税政策被业界形象地称为“汽车下乡”
获悉,汽车下乡的补贴细则已基本成型,即将出台是毫无疑问的,但现在遇到了一些 “操作性难题”,汽车下乡的具体实施方案已历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层层讨论,现已到达财政部进行最终审核”。
对于汽车下乡这一面向广阔农村市场、补贴规模达50亿元政策的 “难产”,各方开始纷纷猜测原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昨天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这么重大的政策,国家从‘取信于民’的角度也不会轻易推迟。就算真的推迟了,也不代表政策本身有问题,只是在具体实施操作中有些问题还要斟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一位人士也表示,汽车下乡涉及的面比较广,财政部需要时间慎重考虑诸多细节。
笔者了解到,目前,汽车下乡政策中,诸如补贴标准、中央与地方财政如何分担等诸多问题仍未最后敲定。其中,补贴的标准到底是按每辆补贴3000元,还是按车价的10%补贴,没有定论;家电下乡中,补贴资金是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负担80%和20%,而汽车下乡是否沿用这一分担比例也没有确定。“国家想拉动消费,但真要拿出这50亿元的时候,肯定需要权衡各方利益。”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