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新进展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之一,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2%,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多种乙肝治疗的新方法,新药物,大大降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面谈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情况。 对于HBV感染者表现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肝脏B超检查也无异常表现,即病毒携带者。另一种是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持续或反复不正常,即肝炎活动者。临床工作中,对二者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通常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抗病毒治疗药物很难发挥作用,也不需要护肝治疗,因而一般不作特殊处理,但要监测肝功能,甲胎球蛋白,以及肝脏超声波检查,动态观察其变化情况。同时要避免饮酒或服用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防止肝炎的发作。 1、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合理饮食,进易消化食物。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忌辛辣,油炸食物,严禁饮酒。保持乐观的情绪,健康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保肝、退黄,降酶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加肝功能的恢复。积极预防各种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抗病毒治疗。这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控制病情发展,阻止肝硬化或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类似物,二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干扰素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导肌体产生抗病毒物质而达到抑制,清除病毒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干扰素有重组干扰素,混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具体选择多少剂量,视具体情况决定,疗程为一年。核苷类似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体内病毒含量,从而减轻病毒对肝脏的破坏,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核苷类似物有四种代表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未酯,恩替卡未,替比夫定,疗程至少二年。以上二种治疗方案各有优势和不足,具体选择哪种方案,要由有经验的肝病专家医生针对病人的实际病情,综合分析,评价后做出合理安排,才能达到理想的最佳效果。4、重症肝炎的治疗。当普通肝炎得不到很好控制,病情继续恶化,出现大面积肝细胞坏死,即发生了重症肝炎(肝坏死),治疗起来难度很大,死亡也很高。目前对重症肝炎 已取得一定突破,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 随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 邓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