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寻根方式重现黄帝伟大印象,以华夏胤裔、炎黄子孙激发近代民族意识,是当年革命派进行启蒙教育与社会动员的宣传工作重点之一,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这一国族构建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研究炎黄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摘要:一、历经数千年历史积淀,炎黄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与孔子是中国人的共同图腾,具有潜在的巨大精神力量(亲和力、凝聚力),前者属于族源谱系,后者属于文化谱系。
二、对于清王朝来说,黄帝与孔子是入关以后必须跨过的两道门槛,祭孔与祭黄是通过文化认同与更为困难的族源认同换取国人对其统治的合法性认同。
三、20世纪初革命党人尊崇炎帝、黄帝,构建谱系、纪元、画像三大要素,就是要颠覆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
四、但革命党人是理性排满,排满而不屠满 (仇满之极致),所以能够经过和平谈判实现政权交替,并且及时标榜“五族共和”,宣扬由宗族聚成国族,炎黄二帝乃成为整个国族的共同祖先(图腾)。
五、炎黄文化对辛亥革命的社会动员起了重要作用,对于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重大文化因素。辛亥革命之功不仅在于开辟走向共和的新纪元,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形成的起点,不仅使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而且使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
随州是炎帝故里,多年以来为弘扬炎黄文化作了大量极为有益的工作,现在又举办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这一节日必将成为增强海内外华人文化凝聚力的温馨盛典。
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