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关注生命教育为孩子创造美好人生
彭静 汤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却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有的学生越学越没有灵气和活力、感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个别学生甚至因微不足道的事情伤人伤己,漠视生命,放弃生命。开展全面的生命教育,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培养成为一个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个体,让人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尊严,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发源于美国,此后风行全球。它是教育行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著名学者肖川认为: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学校教育肩负重要使命。学校是塑造灵魂的重要场所,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学校应努力淡化教育的功利性,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同时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学习他人经验,编著校本教材,开设、推行生命教育课程。通过生命教育的课堂,帮助学生真正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尊严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命的质量。
    学校要关注人的发展。生命教育也可以融汇于学科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这两个平台,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激活蕴藏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学校要采取措施举办相关活动。如开设心理辅导室,举办心理咨询活动。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或第二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沟通,既可以提高其教育孩子的水平,又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形成合力。
    学校要强化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不仅要用科学的方法完成课业教学,还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言语的沟通、眼神的交流、行为的关爱等方式,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构建师生互信、畅通的交流平台,促进孩子的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其次,家庭教育要全面科学。有学者提出:一对优秀的父母抵得上十个优秀的班主任。又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且是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而劳的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的巨大作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好四种角色:一是“监护人”,保护好孩子的身心;二是“心理医生”,细心体会孩子的所思所想,缓解他们的焦虑、压力;三是“伯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力;四是“知心朋友”,理解孩子,使他们有话愿意讲,有苦愿意诉。
    同时,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支持和督促孩子服从学校教育,参加社会各类有益的活动。对有不良习惯的孩子,家长和学校要紧密配合,协同教育,帮助孩子尽快克服缺点。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资源的作用。社会力量和资源是庞大的,丰富的,如果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可以在孩子的生命教育方面,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的营造方面,我市相应的软硬件建设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建立建设一些专业性的机构、服务团体、活动场所,拓宽孩子进行社会实践、感知的平台,增加孩子解决心理压力、应对挫折的渠道。另外,文化市场的管理亟需规范化,社会正面思想文化的示范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关注生命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打好基础,为孩子创造美好的人生! (作者单位:曾都区教育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注生命教育为孩子创造美好人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