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是大地母亲的节日,其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内涵和国家对严格土地管理的高度重视,旨在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做科学发展的践行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土地国情、国策、国法意识,增强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实现“双保”、“双赢”。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邦立国的基本依托。曾都区耕地面积15.7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有量13.0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43亩,略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04亩。曾都区保护耕地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
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曾都区国土资源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以“三比三讲和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整改”为活动载体,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增强国土资源的供给保障能力为目的,以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宗旨,着力整改问题、破解难题,构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作用。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努力营造公正、公平、公开、规范的法制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权力运行高度透明。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化程度,认真执行国有土地经营性、工业性、住宅性用地“三个10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规定,切实维护政府土地收益,坚决保护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不断规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运行权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曾都区国土资源局进一步修订了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土地征收、土地出让、土地整理、土地收储、建设用地预审、矿业权出让、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等集体会审制度。自2002年执行集体会审制度以来,共计会审事项380余项,做到不搞“一言堂”,实行民主议事,集体决策。坚持政务公开,编制了国土资源管理职权目录,逐项列明各项职权实施依据、收费的内容和标准。将政务公开的目录和内容通过宣传刊物、政务网站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开,保证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将法定职责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在学习实践活动查找问题阶段,曾都区国土资源局发现在责任制和执行力的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确保责任制的严肃性和执行力的畅通性,曾都区国土资源局于今年4月20日制订并下发了 《曾都区国土资源系统过错追究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机关科室和局直单位的职能和责任。二是扎实推进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抓好国土资源有形市场建设。严格国土资源出让方式和出让程序,2005年以来,共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128宗,采矿权出让78宗,全部依法操作,依规出让。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国土资源市场环境,促进了全区经济健康发展。三是推行征用土地听证制度,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权益,认真落实征地告知制度,严格按政策、按标准落实征地补偿。自随岳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征地补偿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以来,我们采取一户一折的方式直接补偿到户,未出现一例因国土资源部门的责任而造成被征地农民上访的。
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从严从快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 。近年来,根据国家、省、市《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和《关于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对全区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了全面调查核实和依法查处。一是摸清底数。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全区违法违规用地情况进行了排查。该提出处分建议的提出处分建议,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该移送公安机关的移送公安机关。二是认真开展案件核查。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确定的检查范围,对2004年1月1日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了全面复审和清查,对所涉及的案件卷宗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对每宗案件在程序、主体、证据等方面认真开展核查,该补充的补充,该完善的完善,该规范的进一步规范,该改正的及时改正,原案件定性不准确的重新进行核实处理。通过核查,进一步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75宗,土地面积693.39亩。三是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对排查梳理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分级管辖的原则依法立案,从重从快对人对事处理到位,做到应立案未立案的不放过,应处罚未处罚的不放过,应追究责任未追究的不放过,对一些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查处和曝光,切实增强了案件查处的效果,不断提升了国土资源执法环境。
立足节约集约,探索保障经济发展新思路
严格耕地保护,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全区15.77万公顷耕地进行了有效保护。狠抓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等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近三年来,曾都区累计开发复垦整理土地项目4.93万亩,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服务大局,保障发展,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曾都区国土资源局始终把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服务扩大内需,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形势,曾都区国土资源局以集约节约用地为前提,着力盘活存量土地,走内涵挖潜之路,把未利用地及废弃砖窑地、河滩地的开发利用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破解用地难题的新路子。今年1-5月份,共盘活存量土地508亩,有力地促进了曾都区土地保障可持续利用。
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国土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促保护,努力打造国土整治服务新农村建设平台。今年4月,曾都区国土资源局申报国土整治整村推进项目1个,位于三里岗镇刘店村。项目区总面积383.94公顷,其中建设规模347.87公顷,不动工面积36.07公顷。拟净增耕地面积12.77公顷。总投资1304.7万元。
全面抓好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信息中心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办公进程。今年曾都区国土资源局请示区编委成立了区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投资近200多万元,组建性能稳定、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局域网和外网。在市国土资源局的具体指导下,开发完成国土资源公文、资料报件流转系统,国土资源数据系统,重点搞好以窗口办文为主的电子政务建设,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要求。同时,推行用地信息公示制度。重点是建立信息网站,将各类项目用地成交地块、面积、用途、出让年限等情况通过设在国土资源部的网页、电子大屏幕、局外网等形式向社会公示,为规范工作程序搭建良好平台。在实施电子政务办公过程中,严格执行好五项制度。一是窗口受理制度。二是内部运作制度。具体承办科室必须在办公网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三是监督制度。办公室、监察室通过网络监督协调各承办科室的工作,及时填写业务督办卡。四是办事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五是通报制度。对各项业务办理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实行电子政务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益,有利于规范内部管理,有利于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相对人办事更为方便,权益得以充分保障,有利于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规范行政行为。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注入发展活力
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高效型”队伍。制订了《曾都区国土资源局普法计划》,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和业务专家认真抓好国土资源干部职工法律知识、业务学习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努力实现各所与区局联网办公,实现群众办事不出乡镇的发展目标,将基层国土资源所打造为服务社会的前沿阵地,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曾都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