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亚健康”状态
随州市中医院内三科(呼吸、糖尿病科)董健 19世纪,人们过着简单的田园式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温馨和营养。但由于物资的匮乏和医疗水平的低下,一些生物因素导致了疾病,特别是一些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化学药品的出现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生物因素的疾病目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空气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致病因素已有3个,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心理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的不足1/3,另有2/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这也就是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因此,对“第三状态”的研究,是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比较公认的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重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当然有很多读者会经常出现下列感觉:如时有心慌、气短,胸闷,常感腰部不适、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失眠不振,易患感冒,恶寒怕热时有心烦,自感身热,出汗或自汗性功能低等。当你经常出现上述症状,经医院检查,又无阳性体征时可能说明你的身体正处于亚健康状态,你要注意了。 那么,怎样才能远离亚健康呢?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归纳为以下六点供大家参考: 1、均衡营养。维生素A能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细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现今都市人不愿意吃猪肝,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摄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细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维生素C缺乏时,白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白细胞的战斗力减弱,人体易患病。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所以,除了做到一日三餐全面均衡适量外,还可以补充微量元素如金施尔康多维元素片等。 2、适度劳逸。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可能就是亚健康的开始。 3、经常锻炼。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锻炼身体的时间越来越少。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兴趣广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5、戒烟限酒。医学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少量饮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严格限制。 6、心理健康。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