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发展三大产业 建设美好南郊
  区情的变化,对发展中的新曾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南郊党工委、办事处将从发展上选准方向,从产业上谋求发展,从开放上寻找载体,从引资上搭建平台。我们发展新的定位是:发展三大产业建设美好南郊。
    发展专汽工业,走活经济一盘棋。南郊汽车工业园占地8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带动1070人就业,入驻7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18家汽车零配件加工配套企业,具备年生产1万辆以上专用汽车生产能力,创产值10亿元,税收1500万元。为了做大做强专用汽车产业,走活工业经济这盘棋。我们将着力用 “扩大园区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推动聚群发展、提升竞争能力”的新思路构筑专用汽车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特色农业,做活发展一篇文。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是我们的发展方向,特色农业就是通过科技兴农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向规模化种养、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方向转变。在养殖业方面,壮大养殖新区,大力发展猪、禽、鱼。即逐步壮大以全市最大年出栏3万头的弘大养殖场为龙头、以104户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为集群的养猪业,以待建年出笼50万只鸡的同星牧业公司为龙头、以41家年出笼肉鸡1万羽以上的专业户和10个养殖小区为集群的养鸡业,以瓜园果渔场为龙头、以65户养鱼专业户为集群的养鱼业。在种植业方面,着力培育瓜果蔬菜基地,用科技提高产品的质和量,规模发展社区的菜、凉亭的蒜、郊区的瓜。
    发展第三产业,激活创业一批人。森林茂盛、山清水秀是我们的生态优势,古乐之乡、森林公园是我们的旅游优势,依托城市、连接农村是我们的区位优势。这三大优势拉动了南郊旅游、饮食、服务、休闲、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辖区现有旅游景点6个,农家山庄、农家餐馆、休闲山庄、特色酒店发展到146家,其中投资规模在10万元至400万元的50家。据统计,南郊目前从事第三产业人员已达3500人。南郊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郊区旅游业前景广阔,曾侯乙墓、编钟博物馆、白云公园、森林公园、烈士陵园、凌云寺等现有景点资源的装点,山环水绕、森林环城的生态资源的凸现,炎帝大道连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交通资源的展现,无不给南郊带来发展旅游业的春天。资源是载体,机遇是动力,也是生产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将努力把炎帝大道南郊路段建成旅游大道、将两侧打造成旅游带,建成一村一品一景的特色生态农业景区,做到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用3-5年时间逐步建成“生态林业园、果树采摘园、农业观赏园、远古农耕园、古民居住园、休闲垂钓园、滨湖游乐园、科普示范园”等八大旅游园区,使远古的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衬托,让一道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游人在这条旅游大道上漫游炎帝神农故里,聆听编钟古乐之声,观赏山水田园景色,尽享“八园”农特风光,使景色宜人人自醉、景点留人人难忘,让人们来南郊之后流连忘返。
    在以三大主导产业为载体的基础上,我们将力争从五个方面抓突破。一是以扩张总量为重点,在“铺天盖地”上抓突破;二是以提升规模为重点,在“顶天立地”上抓突破;三是以培育特色为重点,在集群发展上抓突破;四是以资源优势为重点,在招商引资上抓突破;五是以凝心聚力为重点,在整体联动上抓突破。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创新进取,拼搏奋进,为建设美好南郊、振兴曾都经济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曾都区南郊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刘锦忠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展三大产业 建设美好南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