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项目扶持富村民
——广水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巡礼之五
作者:张清
  广水市关庙镇观南村枣树基地内,村民朱世勇近日在地里除草,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果子,总是喜不自胜,依这长势,今年亩收入3000元是没有问题了。
    这好收入还要从一次枣树改良说起。
    广水市关庙镇观南村,原有480亩枣园,因品种差,亩收入一直在300元左右。曾经让村民们寄以希望的枣树种植,不但没有帮助村民发家致富,反而成为村民心中名副其实的“鸡肋”。是砍掉,还是继续要这微不足道的收入?村民们十分矛盾,老促会的领导们也十分着急。
    2006年,市扶贫办、老促会走访调查当地消费市场发现,并非是当地人不爱吃枣,而是观南产出的枣子不对广水市民的“口味”——广水市民多喜食冬枣,而不是观南村大面积种植的大枣。
    根据这一情况,市扶贫办、老促会筹集资金8万元,从山西请来技术员,引进市场受欢迎的沾化冬枣,对原有枣树进行改造。新品种的销路迅速打开。
    “目前全村480亩枣树已改造完成300亩,今后我们将陆续将剩余枣树改造完毕。”村支书朱泽林说。
    广水市余店镇先觉庙村靠近先觉庙水库一侧有一片荒山,多年来,一直是市老促会会长吴志炎心中的一个“疙瘩”。而如今,他心中的这个 “疙瘩”终于能够解开了——荒山上,今年春季栽下的2万多棵湿地松正在旺长,再过七八年便可成材。
    在市老促会、扶贫办等部门的帮扶和引导下,随县吴山镇山丰村、淮河镇桐桥畈村等一批革命老区村也纷纷找准了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在桐桥畈村,市老促会扶持的1000多亩意杨林已初见成效,村支书张德望说,这不光是树,而是老促会给他们种下的一片绿色银行。
    通过这生命的绿意,我们看到了革命老区发展的蓬勃生机,看到了一条帮扶老区发展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张 清 通讯员 石守京)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项目扶持富村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