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名师”走进课堂
作者:马培春
今秋新学期,曾都区南郊瓜园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开始享受到了远程教育资源所带来的课堂变革。当空中“名师”走进课堂,当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网络实现了共享,当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呈现在师生面前,课堂变得精彩了,学习变得快乐了,老师也备感轻松了! 罗大佑《童年》里记忆的课堂传统教学模式:“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那时的电脑与卫星仅仅停留在美好憧憬之中;今天,当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的窗前,你会发现,那神奇的东西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吱吱呀呀的粉笔声少了,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丰富多彩;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难以言传的音乐、美景被多媒体课件真实再现;课堂小精灵和远方的小同学在屏幕上和大家互动起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课堂活起来了。如果说粉笔时代是一张黑白照,那多媒体教室就是一张绚丽的彩照,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提高。 国庆节后的一天上午,记者在瓜园中心小学看到,老师们早早走进办公室,首先打开电脑,连接上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资源浏览器,伴随着鼠标“嘀嘀”的点击声,今天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就呈现在眼前:教学案例、空中课堂、课件资源、辅助动画、图片素材、声音素材、知识拓展……,老师们仔细观看,根据实际情况实时选择、下载,一切准备就绪,一堂生动而高效的多媒体远程教育课即将开始了。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一幅幅精彩的石头图片,在孩子们啧啧的赞叹声中,三(1)班王老师的这堂语文课轻松地切入了主题。课文中的故事变成了生动的画面,故事中的主人公说话了。像看电影一样,不需要过多讲解。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聆听着资源中“名师”的声音,专心致志,兴趣盎然。“那块石头好像是陨石”、“不,我认为是火山石,因为……”已经下课了,两个小男孩还在饶有兴趣地讨论着……远程教育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共享着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教育公平变成了现实。 校长文敖告诉我们,瓜园小学实施远程教学近一个月来,教师们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业务水平大大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央电教馆就像这源头活水,带给我们的永远是最新、最适用的资源,让我们真正的走进了信息时代。 (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金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