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富的路子宽了
——洛阳千年银杏谷开发带来的新变化
一地金黄耀眼明,十里画廊银杏情。秋末冬初,位于曾都区洛阳镇的银杏谷景区,正是一年最美的时候。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这里成为了古城随州的一个旅游亮点。 景美人更美。11月8日,记者在周氏祠、胡家河、九口堰等景点,看到了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景,也看到了银杏人家一张张笑脸,看到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对家乡变化的由衷赞叹…… “农家乐”达到30多家 孙本明住在周氏祠旁边的山上。2007年,第一届中国古银杏节时,他成为镇上第一批“农家乐”饭庄的老板。 11月8日,当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农家乐”时发现,新盖的三间房里,工人正在粉刷墙壁。孙本明说:“客人多了住不下,只好扩建。李先念主席的夫人林佳楣还到过我的饭庄呢。林奶奶说这里山清水秀,人好、空气好,如果不是赶时间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 2007年尝到“农家乐”的甜头,孙本明先后又投了2万多元改进设施,去年赚了五六万。如今,饭庄可一次性接待100多人就餐20人住宿,有8位乡亲常年在饭庄帮忙。 据洛阳镇干部任绍伟介绍,银杏谷里,现在每个周末都有近2000人来游玩,他们给古老的银杏谷带来了生气和财富。景区 “农家乐”已由原来的16家发展到30多家。 赚钱的门路更多了 银杏谷十里画廊核心景区,永兴村6组村头小超市里,女主人王凤萍正忙着招呼客人。忙碌间隙,她告诉记者:“今年超市的生意比去年更好。因为景区大开发,带来了更多的人气。如今乡亲们都用上了手机,今年我又开办了手机充值业务,每月给附近乡亲们充话费三四千元呢!” 胡家河村民肖红军在大银杏树下卖起了自产(采)的山货:银杏果、野核桃、花生果等,永兴村的祝保金等乡亲则有了新的职业——景区治安巡逻员和验票员。家门口卖土特产,当旅游公司职工,村民们致富的渠道更多了,笑意也更多了。 山村环境更好了 “待客就要像个待客的样儿,把房子打扫干净是起码的事。”永兴村的张立阳老汉话语里透出山里人的朴实。 张家的4间房子虽然是瓦房,但房前屋后收拾得整齐干净。为支持景区的开发建设,村民们积极参加村庄环境整治。为配合“五老树”景点建设,周保民等5名村民前不久拆掉了原来的房子,正在新居民点按照旅游规划布局盖新房。周保民说:“为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为了我们子孙生活得更好,这家搬得值!” 如今,环境好了,景区又有了循环路,开通了旅游专线。生活越来越好,难怪银杏谷的乡亲们那么精神,笑脸那么迷人! (本报记者 陈晓林 祁鑫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