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化血红蛋白将成诊断糖尿病标准
今年6月上旬在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69届科学年会上,公布了一个由国际专家组研究的诊断糖尿病的新方法——即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或简称A1C)测定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过高的疾病,因血糖过高而产生了微血管和大血管等并发症,如视网膜病、肾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等,是主要的死因之一。因为它以血糖升高为主,所以迄今为止的诊断方法有二个:一是测空腹血糖≥7mmol/L,二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 (或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由于需要空腹或服葡萄糖,给病人带来不便,而且静脉血糖值和指尖的毛细血管血糖值也有些不同,容易混淆,所以人们在寻找另外的新方法。 本次国际性学术盛会公布了一个由国际专家组研究的诊断糖尿病的新方法——即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或简称A1C)测定诊断糖尿病。当A1C≥6.5%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这类人群如果没有临床症状或血糖<11.1mmol/L,则应该重复测一次,如果仍然是≥6.5%,可确诊。此诊断不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仍用原方法。此诊断方法并不否定原来的血糖测定方法,如果无条件测A1C,则仍用血糖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而形成的。血糖有高有低,也使A1C有高有低。但A1C在红细胞内要随着红细胞的寿命结束,才被破坏而排出体外,因此一天之内它并不随着空腹或餐后血糖波动而波动。因此测A1C并不需要空腹,任何时间抽血均可。国外对A1C的测定方法已经标准化,因此技术上它也比较成熟。 由于血糖升高是个连续的过程,A1C升高也是一样。如果不到6.5%,但已≥6%,而且病人又有糖尿病家族史、年老、肥胖等因素,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美国伯乐糖化血红蛋白仪,可用于随访监测病情,并把该诊断标准有机的融合到糖尿病康复体系之中,且成效显著,在临床上可为众多糖尿病患者实施精细化、个体化和针对性治疗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检测依据和疗效保证。 (随州市曾都医院糖尿病科 胡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