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运动治疗误区
作者:呼吸、糖尿病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病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再加上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误区,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不容乐观。大量患者得不到正确和及时治疗,过早出现并发症和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几方面,今天主要向广大糖尿病患者谈一下运动治疗的误区。 一、运动量过大 适当运动可以消耗部分热卡,减少脂肪的堆积,使肌肉发达,血运丰富,体质增强,并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控制血糖有利。但运动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可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是有害的。 二、运动时间不合适 临床所说的适当运动不但指运动的强度要适中,运动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轻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空腹运动,而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者一般在餐后1小时前后开始活动比较合适。有些使用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喜欢空腹运动,结果发生了低血糖;尤其是一些在四肢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运动过早,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导致低血糖,要注意避免。 三、运动无计划 这类患者多因种种原因使生活无规律,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运动时间更无保证,闲下来就频繁运动,运动量和强度都会加大,而忙起来又较长时间不运动。这样既不能保证运动效果,又会导致血糖波动,当然对控制血糖不利。一般推荐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方式是合适运动强度下的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最佳。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中老年人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时要达到合适的心率 (170-年龄)次/分才能保证运动效果。比如一名50岁的患者,要求运动时心率为170-50=120次/分才是比较合适的。运动方式可结合自己体质情况酌情选择步行、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 四、不注重运动治疗 这类患者总是错误地认为治病就是要靠药物,只要应用了降糖药物,也就完成了糖尿病的治疗,运动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把糖尿病的治疗完全交给医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过大,不能主动地配合治疗,殊不知糖尿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医生指导下的降糖药物治疗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内容,而更重要的治疗方法是日常生活中的积极配合运动、饮食、积极乐观,心情舒畅、保证睡眠等,这些基础治疗措施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降糖治疗的效果,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对待。 (随州市中医院内三科(呼吸、糖尿病) 董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