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加强耳棒越冬管理提高来年春季产量
作者:景闻采阳
  目前已进入了段木木耳的越冬管理时期。如何提高木耳产量和品质,耳农必须要改变常规的顺其自然管理的思维观念,加强冬季管理措施,减少翌年春季病虫害的滋生,净化生产环境,保持该产业的持续发展,乃是耳农当务之急的举措。
    一是清理杂菌。耳棒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出耳,和天气中温湿度的变化,自然环境的细菌孢子的传播,以及管理中的麻痹等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进入秋冬时节,或多或少地出现病菌危害现象。这时应把感染杂菌的耳棒全部清理干净,根据耳棒感染的程度进行适当地处理。感染轻微的耳棒,用砍刀挖除患处杂菌子实体和部分菌丝体,再用柴油或酒精涂抹患处,让其充分地渗透入耳木杂菌菌丝内,处理好后适当地隔离,放在耳场的下风方向,间隔半月再进行第二次涂抹;感染严重的要远离耳场进行烧毁。切勿原地不动,翌年春暖时杂菌泛滥成灾,大面积污染,造成严重减产现象,同时也给整个种植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后果。
    如果因天气或喷水产生流耳的耳棒,可用刀具刮除患处,再用75%的酒精涂抹,以利翌年春出耳正常。
    二是清除虫害。立冬以后,危害耳棒的害虫进入冬眠时期,有的在种穴深处越冬,有的在耳棒裂缝处越冬,有些害虫在耳棒下头接地处越冬。这时就应对耳棒进行调头转向换位管理。即在深冬时节把耳棒原落地头调向朝天方向,同时适当地移动位置,让耳棒落地处的害虫暴露在日光下,可有效地杀死虫卵和过冬的成幼虫。危害严重的耳棒可进行浸水、患处注药杀灭。
    三是耳棒翻动标记管理。通常耳农是从起架出耳,一直是一面出耳到结束,这是很不科学的。耳棒经过两茬以上出耳时期生长管理,单一出耳面的耳棒,菌丝营养严重消耗,继续原面出耳管理,对下茬出耳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耳农在冬闲的时节,应把已出耳面的方位用油漆作上记号,再进行翻面管理,让其部位作翌年出耳的方面。一是可有效地把害虫的虫卵暴露在阳光和雨雪寒冷的天气下;二是原先的阴面可充分地接触光合作用,以利耳棒内的菌丝生长正常,聚足营养,可有效地提高翌年的产量和木耳的品质。
    四是出耳前的准备。在雨水节气以后即可把调头的耳棒再还原成原来的位置,只是将原来出耳面的阳面更换成朝内下为阴面,仍然保持其位置。惊蛰左右对耳场及周围用常规的消毒剂,如金星消毒液等,和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一次全面地消毒和杀虫。当平均温度进入10度以上时就可进入出耳期的管理。
  (景闻 采阳)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加强耳棒越冬管理提高来年春季产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