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教育田园游红色游有机结合
九口堰景区二期工程顺利推进
作者:徐王俊、
本报讯 记者徐王俊、通讯员胡世健报道:12月17日上午,曾都区洛阳镇白兆山中段的九口堰,大雾逐渐退去,10多名工人开始给9个景观造型堰坝铺鹅卵石。 据了解,九口堰景区二期工程,将重现当年历史,预计明年元旦前竣工。 九口堰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鄂豫边区的指挥枢纽,是我市红色旅游开发重要项目之一。今年4月5日至6日,原国家主席、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同志的夫人林佳楣,重访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对老区建设表示满意。 今年9月1日,我市启动新四军第五师九口堰革命纪念馆修缮二期工程,由玉龙公司负责项目开发,预计投资180多万元。该工程重点对纪念馆周边的民房进行修缮,整修九口堰塘以及周边道路,修建凉亭,增设游客接待中心和战地医院、碑林等多处革命旧址。 记者看到,纪念馆展厅内摆放着从民间收来的织布机、睡柜、粮仓、风车、橱柜等文物50多件,广场前方的李先念铜像两旁,增设了两个景观石。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李克申,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头介绍说,如果九口堰纳入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争取到国家资金支持,山上将建一座碑林,对山脚下的小河进行治理包装,建设一条介绍革命历史的“十里长廊”。 银杏谷红色游的发展,将农家乐从五老树下,延伸到了九口堰。九口堰4组村民孙猛政,是较早办农家乐的村民之一。他笑着说,随着景区的发展,每逢周末,可接待游客50多人,明年打算兼营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玉龙公司相关负责人徐金晶表示,明年开春,景区还将开始三期改造,在黄春庭烈士墓纪念碑下的桃园河水库,修建码头,开发水上漂流,完善景区设施,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田园游、红色游有机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