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发挥后发优势 跻身“十强乡镇”
  随县的设立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为加快草店新一轮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我们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调研,确立了“特色兴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农业稳镇”的工作思路。全镇党员干部认识到:草店虽有闻名遐迩的 “车云山”茶叶,也有不断壮大的食用菌产业,但特色农业的文章做得还不够;虽有铁矿、石材等丰富的工业资源优势,但特色工业的文章做得还不够大,全镇尚无一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规模企业。加快发展是草店面临的最繁重、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将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奋力跻身全县“十强乡镇”行列。
    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主战略。草店镇农业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全镇年产干菇1000多万公斤,是中南地区食用菌供种基地、中国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立足这一现实,我们明确提出“特色兴镇”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使草店尽快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隆起带”。我们将推动科学兴林,兴建高标准规范化的10000亩核桃基地、10000亩菇耳林基地、10000亩板栗基地、10000亩油茶基地和10000亩茶叶种植基地;推动企业重组,做强做大耀兴大海(随州)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动品牌发展,叫响“海斌”菌种、“车云山”和“鄂豫峰”茶叶品牌;推动市场发展,建设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香菇市场和茶叶专业市场,提升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
    坚定不移地把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主途径。为改变农业大镇、财政穷镇的落后面貌,彻底打破富民不能强镇的怪圈,紧紧抓住工业这个乡镇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不断推进工业规模发展、上档升级、集约经营。全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活力。在严格环保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加大资源招商力度,吸引一批矿业、石材企业落户,形成“糖葫芦”效应。实施项目带动,备足发展后劲。发展园区经济,推进产业聚集。大力推进食用菌工业园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打造集约发展的高效服务平台,力争5年内入园企业50家,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2000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人。提高创新能力,塑造知名品牌。强化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发展。关停技术落后、消耗高的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培育绿色组织。
    坚定不移地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平台。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坚持“居民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的思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产业发展。依托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工农双赢。统筹城乡建设,加大集镇和村庄规划力度,实现乡村规划管理全覆盖。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河渠净化,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坚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作为主目标。坚持富民优先,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通过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凝聚发展力量,使组织建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村干部量化考核制度,不断完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村级组织和干部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和主心骨。积极实施 “阳光工程”、 “雨露计划”和 “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大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力度,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满意。拟投资200万元,大力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大农民参合面,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努力实现“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多方筹资529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投资6万元,开通游源河老集镇段路灯,美化集镇,方便群众。着力解决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主动做好信访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近3个月来,化解了信访难案、积案,调处了2户长期进京上访户,成功化解了5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引发的矛盾。在村庄整合、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中,处处为群众考虑,严格依法办事、阳光操作。
  
    (作者系随县草店镇党委书记、镇长) 岳全谱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挥后发优势 跻身“十强乡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