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年白云边:岁月让美酒成为艺术
作者:浩月
在白云之巅,开启回忆的思绪,你会感悟到时空变迁的妙趣。而这正是15年白云边酒艺术般的魅力。 有人说:品鉴佳酿一如品味一段人生感悟,是一份性情的抒发,或清婉、或缠绵、或意气激扬,或啸傲淡泊。是唇间情不自禁哼出的一支歌,是从心弦上流淌出来的一支小夜曲。一说玉如美文,酒如诗。品美酒,如同鉴画,品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格调,要的是那种气氛,那种韵味。品佳酿又如品美人,品的是意态、气韵,一如这空灵、曼妙、飘逸的15年白云边酒。 好酒,经得起人们细心品鉴。而好酒,须够年头,方能珍藏岁月精华,汲取天赋醇香。 多年来,15年白云边酒之所以能保持酒质稳中有升,消费者有口皆碑,其中的奥秘在于白云边除拥有一批拔尖的酿酒专家和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之外,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自酿基酒储量大。 即使在三十余年前,企业处于最困难时期,白云边人始终坚持自酿基酒,并用陶坛逐年进行窖藏。你如有幸亲临白云边贮存原酒的地下库房,相信你会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一排排一人高的巨大贮酒坛整齐有序的排列着,每个陶坛上都清晰地写着原酒贮存的年份,那阵势俨然似整齐划一正在接受检阅的军中方阵。 久负盛名的白云边酒厂,坐落在松滋城区北部,西倚巫山余脉,东临汉江平原,北滨长江,南接武陵,常年多东南风,气候温和,泉甘风冽,是不可多得的酿酒宝地。 白云边人极其珍惜上天的恩赐。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贮存原酒。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而今的白云边仅发酵池就有2896个之多,原酒贮存高达三万余吨,位居湖北第一,名列全国前茅。 白云边对原酒的贮存年限,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不到贮存年限的原酒,绝对不允许开封。贮存库里那一排排巨大的陶坛,每个都长年存有上千斤原酒,有许多已经超过五十年历史。凭借于此,15年白云边酒才能成为中国浓酱兼香型白酒的代表。 近年来,由于人们健康饮酒意识的增强,少喝点,喝好点,已经成为趋势。因此,15年白云边酒在市场上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每逢春节重大传统节日,这种现象显得更为突出。 为什么不能扩大生产量呢?白云边销售公司市场部毛经理说:“高品质白酒的酿造,需要时间和独特的地域资源。白云边酒与陈酿年份密切相关,不限量,就等于不保质。不到贮存年限的原酒,是绝对不允许出厂的,这是白云边的一条铁律,谁也无权违背。” 可以说,信誉维护了顾客对白云边的忠诚,无可挑剔的内在品质成就了15年白云边作为中国浓酱兼香型白酒旗帜的荣耀。千余年的传奇,又赋予了15年白云边诗一般的艺术魅力。正如2007年11月19日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上,与会的一些专家称赞到:品味15年白云边,尤如欣赏一曲经典音乐。 的确,天赋醇香的15年白云边,是岁月成就了它经典诗般的艺术魅力。 春节即将来临,“年味”伴随着天空飘舞的雪花逐渐变得浓郁起来。到超市购物的人也更加络绎不绝。 家住干休所的李大爷,戎马一生,性格豪爽,虽年过七旬,讲起话来声音洪亮。 平常李大爷和老伴逛逛超市,总不忘到白云边专柜看看。这次,李大爷专门买了两件15年陈酿,说是给儿子的嘉奖。 原来,李大爷的儿子在北京军区某部,因为参加60年国庆大阅兵,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了。前不久,儿子在阅兵活动中表现突出,晋升为大校。再过十几天就要回家休假,春节后再回部队。李大爷讲:“今年的团圆宴上,开上一瓶15年白云边,父子俩一人半斤,喝它个痛痛快快、高高兴兴。” (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