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六个意识 加强作风建设
黄 钢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当前新随县的建设中,如何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进一步地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摆在乡镇基层干部面前的首要任务。 强化科学意识。所谓科学意识,就是说话办事作决策中所蕴含的对宏观或微观自然运动规律(包括物理、化学、生态、生物、天文、地理等)和社会运动规律(包括政治、军事、经济、人文等)的尊重和顺应。我们要把科学精神贯穿到工作的始终,从调研指导、决策部署、制定文件,到发展一、二、三产业的每一次实践。只有坚持科学精神,我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强化法律意识。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而言,就是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把个人和小团体的行动,放到国家和大团体的法律制度中去检验,不要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言论和行为,更不能蓄意和法律法规对抗。只有所有的人都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社会才能和谐安宁,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机器才能协调运转,每一个成员的利益也才能得到公正、公平的维护和保证。 强化道德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的道德观首要的是深刻把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尊崇社会公德、重视家庭道德、完善个人美德,保持个人的良好形象,维持和睦的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责任,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功者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各个领域中的100名杰出人士做了调查,谈到取得成功的原因,他们的答案几乎不约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责任意识是每一位公务员必备的基本意识,也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干部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每一位干部,不论其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厚望,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是义不容辞、不可推脱的责任。食民之禄,自当忠民之事。当干部,就是当公仆,就是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敢于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不完成任务、不达到工作目的誓不罢休。 强化危机意识。危机意识,简单而言就是当个人或组织身处顺境的时候能够想到逆境时的处境和情景,成功的时候能够不忘失败的痛楚,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时刻警醒自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基层干部,强化危机意识就是要在日常工作当中,时时处处多想问题和不足,多想工作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的多一点,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确保经济和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当今时代的党员和行政干部,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就是能够从当前的工作实际出发,敢于冲破那些阻碍工作进步和事业发展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抛弃大家认为是传统但其实已经与当今形势格格不入的思想观念和作法,改革那些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规章制度和条文,摒弃那些四平八稳、明哲保身、无过便是功的老旧思维,从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出发,发扬敢冲、敢闯、敢冒的精神,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系随县高城镇委书记、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