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随州寄厚望
——杨松蒋大国参加省人大会议随州代表团讨论侧记
1月27日,武昌珞珈山国际大酒店。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随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副书记杨松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大国分别于上午和下午来到随州代表团,参加讨论,倾听代表们的意见。他们对随州干群充满深情,对随州的工作给予肯定,对随州的发展寄予厚望。 当日上午,杨松提前来到讨论会场。讨论开始后,市委书记马清明第一个发言,他说,报告提出要在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襄十随”等新的城市群,令人振奋。他还用一组数字,介绍了2009年随州克难奋进、实现“一超两高”的情况,及今年的发展思路。随县县委书记周静发言介绍了随县这个“共和国最年轻的县”组建半年来的工作,谈打算,提建议。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曾都区委书记杨增能也争相发言。 刘晓鸣、袁良宽、李红云、赵军、袁慧敏、张书文、夏明权、严红兵等代表或列席人员也在讨论中先后发言。 杨松说,听了各位代表的发言,感触很深。在省里“两圈”战略还没明朗的时候,随州曾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但是随州的干部群众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进取,主动对接武汉城市圈。如今,随州抓住“两圈”建设的机遇,重新确定战略定位,奋力打造“两圈”节点城市和“西圈”门户城市。这个定位很准确,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但还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杨松十分关心随县的建设和发展。他说,设立随县,对于随州的发展是一个机遇,是一件好事。这不仅仅是调整区划、便于行政管理的问题,还是更有利于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作为一个新设立的县,随县在土地利用、享受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以及省管县财政体制等方面,都与过去不一样。设县后,随州的发展空间、经济格局、产业布局如何调整等问题,都要好好研究。 随州与武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如何进一步加强两个城市的合作共赢?杨松说,随着汉十高速、麻竹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建设和开通,随州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还要加快发展。如果能够一个小时抵达武汉,随州的发展就会有更大优势。武汉去年向外转移了2000多家企业,带动了武汉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升级调整。这一块的潜力很大,可做的事情也很多,随州要好好研究。可以把武汉作为研发基地,把随州作为生产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农产品供应基地来建设。 杨松说,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去年,省里出台了一批政策,市、县也想了一些办法,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很多突出的矛盾如民师问题等得到了基本解决。随州发展很快,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维稳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信访量明显下降,但不能掉以轻心,要进一步解决好国有企业遗留问题等,破解民生难题,维护社会稳定。 当日下午,蒋大国在参加随州代表团讨论中,对代表们反映的有关计划生育、旅游业发展等8个方面的问题作了认真记录,表示将交给省人大或省政府处理。她充分肯定了随州市去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建议我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名优特色产品;抓住当前机遇,争取各级各方面的支持;加速小城镇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升级。 (本报记者 陈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