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项目 壮实力
——曾都项目建设速写
作者:唐天才特约记者李鸿昌
2月20日,新年上班第一天,走进曾都经济开发区,只见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这里,看到的是工业园区的崛起,听到的是阔步建设工业强区的坚实足音。 实践证明,项目建设不仅带来了发展动力,增强了实力,更推动着该区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 产业发展离不开大项目的拉动,经济结构改善需要大项目支撑,经济总量壮大得益于大项目投产见效。为此,该区把中央和省投入、信贷投入、招商引资、民间资本有机结合,多渠道发展项目。 向上争项目。去年,该区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挖信息、找门路、争项目、争资金,确保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投资笼子和省级重点项目储备库。 新曾都区成立后,该区主要领导把项目申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率区直部门负责人赴省直部门拜访和汇报,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林业产业加工项目等45个项目争取省直部门支持和帮助。 从外引项目。该区采取全民招商、专班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方式,选定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汉城市圈等区域,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纺织服饰等五大产业,着力引进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 截至目前,该区共组织申报项目102个,落实项目30个,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曾都区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有政策的按政策办,没有政策的按惯例办,没有惯例的创新思路办,对重大项目成立指挥部,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对重点项目实行区“四大家”领导包保制度。 随州市神绿车轮有限公司是区委副书记熊宗耀联系的一家企业,该企业有意新上一条生产线,却苦于没有资金投入。熊宗耀联系一家银行在10天内为其办理了相关贷款手续;利康药业包装公司二期项目中变压器等设备安装缓慢,电力供应不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河意电话联系供电公司负责人,一个星期内把电力设施安装到位;齐鸣铸业公司与江淮汽车的控股企业合肥车桥达成合作意向,所征17亩土地的证件却迟迟办不下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齐道一帮其协调,为企业解决了难题;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成盛包保澳门回归工业园,为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工业园区垃圾清运、工人乘公交车和设立银行网点、治安警亭等问题…… 各园区还对落户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清费减负、简化程序、全程代理服务,让企业不为办证、办手续东奔西跑。 三 为促进项目建设提速,该区开展“百名干部下企业、百名干部包项目”的“双百”行动,区“四大家”领导带领区直干部组成64个专班分头联系企业、包保项目,了解项目建设现状,帮助解决难题。“双百”行动共为该区企业和项目建设排解难题上百件。 截至目前,该区在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34个,其中过5000万元的项目19个。通村公路、户用沼气、安全饮水、社区服务中心、学校教学设施等一大批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完工,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项目建设对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去年,该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同比增长41.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众多项目的陆续落地、建成,必将为曾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唐天才 特约记者 李鸿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