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打的难”,难在哪儿?
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等了半个钟头,还是没有坐上出租车。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可司机说要去加气,打的太难了!”2月19日(正月初六),从武汉返回随州上班的熊丽,拎着两大包行李,站在神农客运站门前苦苦等了半个小时,依然未能招到一辆空的士。和熊丽一样,春节期间随城不少市民遭遇“打的难”,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随城春节遭遇“打的难” “这几天,打的好难啊!特别是中午和晚上,等一辆出租车,要半个多小时。原以为只有正月初一初二那几天打的难,没想到,已经初七了,还是如此。”2月20日,正在中商百货门口等出租车的市民黄女士抱怨道。和她一起等车的还有几个人。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反映“打的难”。 在城区青年路路口,正在等车的市民许先生说,以前出门打的招个手就能拦到空车,但这一段时间明显要比以前难多了,不仅是傍晚下班高峰期,有时就是早晨和中午打车都不容易,等上个20分钟似乎已是家常便饭。“是出租车少了,还是现在市民乘车的需求增加了?”许先生很是困惑。 多种原因造成“打的难” 随着近年来我市城市的发展,“打的难”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每逢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或是遇到节假日、雨雪天气,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打的难”的原因和症结究竟在何处呢? 市城市营运车辆管理处出租汽车管理所所长孙贵宏分析说,造成“打的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市民对出租车的需求迅速增加,春节期间客流量更大。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了门就选择打车,尤其是节假日,很多人宁愿多花点钱坐出租车图个方便。但目前市区的547辆出租车中,有部分出租车长期在火车站和汽车站跑长途,这样在市区的出租车数量就相对减少了。出行人数的增加和市区出租车数量的“减少”,造成了出租车运力的紧张。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私家车增多,交通出现拥堵等,出租车运营耗时增加。此外,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到正月初四的雨雪天气,以及前段时间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原因,有一部分的士没有参加营运。 “打的难”凸显需求变化 打车的人多了,出租车司机也感受到了。的哥陈浩说,上下班前后是高峰时段,遇到下雨下雪天,更是不乏生意。今年春节期间,虽然增加了1元的燃油附加费,但打车的人并没有因为价格变了而减少。 “现在城区扩大了,人口多了,外地来随的人数也大为增加,打车的人剧增,自然会出现‘打的难’的问题。”市民高伟说。客好载了,有些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意识却变差了,挑客、拒载等情况时有发生。前段时间大雪天气,一些出租车司机不打计价器(春节长假,许多出租车司机擅自将起步价抬至10元),少数司机还强迫乘客拼车。如果不同意,就得继续等。 针对“打的难”问题,市城市营运车辆管理处副主任訾晓冬表示,目前正加紧调查研究,以规范出租车市场经营行为,解决市民打的难。同时,他建议市民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交车。 (通讯员 李莎 本报记者 伍雅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