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病虫害可能中等偏重发生
小麦油菜应抓紧防治
本报讯 通讯员徐厚新、朱晖报道:据农业植保人员调查,目前我市小麦油菜已进入快速生长期,营养需求旺盛,加上气温回升,病虫也逐渐活跃,结合当前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的田间长势和病虫发生情况及后期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病虫害总体将呈中等偏重态势发生,植保专家建议早作准备做好防治工作。 根据随县植保站前不久普查,麦圆蜘蛛百株螨量40-610头,平均170头,达防治指标田块占8%,由于当前气温回升较快,十分有利于越冬螨孵化为害,且去年秋播大面积麦田种植密度大,整地质量差,为麦圆蜘蛛提供了较好的繁殖取食条件,预计今年麦圆蜘蛛中等程度(3级)发生,局部田块偏重程度发生(4级);由于近期气候偏暖,田间墒情较好,温湿度适宜,十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而且本地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较差,加之去年该病在我市各地均有发生,菌源广泛,预计今年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中等程度(3级)发生,沿河地区和老病区偏重程度发生(4级),流行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小麦纹枯病甚至会大发生 (5级),发生面积可能超过50万亩;油菜菌核病预计为中等程度发生(3级),侵染盛期在3月中下旬。 据此,农业植保专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意见和措施: 一是搞好沟系配套,预防病害的滋生。及时清理疏通田内“三沟”,做好沟渠及田间围沟的疏通和升级,做到能排能灌。根据墒情,及时抗旱防渍,养护根系,促进叶片恢复生长和新分蘖的产生。 二是注意科学追肥,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及时追施小麦拔节肥、油菜薹肥,视苗情进行科学追肥。对长势较差、受冻害的田块可适当增加用量。为提高产量,防治早衰,增强作物对病虫的抵抗力,可每亩施氯化钾3-4公斤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公斤,油菜可加喷0.1‰-0.2‰硼肥溶液。 三要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病源。待晴天进行中耕清除小麦田间杂草,打掉油菜基部受冻的老黄叶、冻害严重的叶片和菜薹,并清出田外,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田间菌核孢子存量,降低发病几率。 四应搞好调查,进行科学防治。由于开春气温迅速回升,有利病虫蔓延和危害。各地农技中心要及时调查,密切监测病虫发生发展动态,进行分类指导,并及时进行防治。 具体防治要求是:在3月中旬普治一次小麦纹枯病的基础上,七天后再防一次,亩用12.5%禾果利20g+井冈霉素50g兑水50公斤,均匀喷于麦基部;对白粉病田间病株率达到20%时立即施药防治,条锈病采取“见一点打一块,见一块打一片”,两病可亩用12.5%禾果利20g或15%粉锈宁50g兑水4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麦圆蜘蛛亩用48%乐斯本50ml或40%乐果乳油50ml于晴天下午4时后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油菜菌核病在3月中下旬,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两次用药防治,亩用25%使百克20克或50%多菌灵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于油菜中下部茎叶上,控制病害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