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在随县柳林镇中心学校,每天的课间操时间,这首动人的《感恩的心》,就会伴着学生们的手语操,在校园里久久回响。
柳林镇中心学校校长苏明东说,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把教育渗透进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把爱心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手语操、经典诵读等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爱心操场上演“爱心操”
学生们做手语操站的运动场,有一段爱心故事。
柳林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方光勇介绍说,学校原来的运动场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运动场,师生的体育锻炼极为不便。慈善组织世界宣明会随州项目办的爱心人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派工作人员到学校实地考察,决定拨付专项资金十万元对柳林中心学校操场改造工程予以支持。在宣明会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一个标准的体育运动场终于建成了,成了师生们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场地。早晨的1500米长跑,上午的课间操,下午的课外活动,在这崭新的运动场上都活跃着师生们兴奋的身影。
运动场边,有一个“世界宣明会援建”的花岗岩纪念牌,柳林中心学校的领导者们想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这个爱心故事,不仅在运动场上面健身,更在上面培育广泛深远的爱心。于是,《感恩的心》手语操被引进校园,成为健身又健心的 “经典节目”,在爱心操场上天天上演。
贫困生的“人生规划”
做《感恩的心》手语操,学生们做得特别认真。学生们说,做广播体操还偶尔有同学嘻嘻哈哈的,可做手语操,大家心里都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他们都知道,建这个运动场的钱,有很多是来自香港爱心人士的捐款。在这个运动场上,学校自己也组织了多次的爱心捐助活动,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掏出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有浙江的企业家林先生,也给许多困难同学送来了衣物和学习用品……
在这个特别的运动场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给记者讲着一个个故事。“那你们天天在这样的操场上锻炼,在这样的操场上长大,现在应该怎样做,以后有什么打算?”记者问。
“在节假日,我会做一个贺卡,祝老师节日快乐。他们为我们的成长进步,呕心沥血,太辛苦了!”九(2)班学生罗慧慧说。
“回到家里,我帮爸爸妈妈洗衣服,他们为了我,吃了很多苦,我应该更孝敬他们。”九(2)班学生曾庆雯说。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上高中上大学,将来也像浙江的林叔叔一样,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业。”九(1)班学生金晶说。
一个个同学纷纷讲着自己与爱心相关的“人生规划”。
经典诵读快乐成长
而在柳林第一小学,每天的保留节目是经典诵读。每天中午,各班安排30分钟开展集体读书活动,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诵读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美感的诗文。每周给学生安排一次读书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交流中,陶冶情操,感受乐趣,增强自信。
“感恩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工作,要真正收到实效,从心灵深处培育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必须要用学生喜闻乐见、身体力行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和体验中健康成长。”柳林镇中心学校校长苏明东说,让德育渗透进手语操、经典诵读这些课间课外活动,渗透进各科教学,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该校正在逐步探索、推进的一大课题。
(本报记者 张顺 通讯员 朱国勇 张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