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西南大旱之年无“流民”
旱情尚未发展到“因旱避灾”阶段
  新华社3月31日电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3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西南旱区人饮困难,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开展。目前,西南部分地区旱情尚未发展到“因旱避灾”的阶段。
    据了解,西南地区山多地高的地理原因导致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以云南省为例,在现有4500多万人口中,发生人饮困难的有800多万人。
    “因旱避灾、干旱移民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极端措施。目前,城镇人饮问题基本得到保障,我们现在仍投入力量积极寻求更多的水源,采取更有利的措施,来解决缺水问题。目前还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刘宁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说,在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与其在家无所事事,还不如有组织地到外面打工。新华社记者在昆明、南宁火车站看到,一些旱区的民众携带大包小包,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正有组织地乘车外出。
    “海外有人称中国西南旱区百姓‘外逃’,实际上,他们是外出打工”,云南省大姚县水利局局长普开清说,“‘外出’和‘外逃’只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他指出,“外出”意味着民众积极主动以务工形式降低干旱损失,而“外逃”是一种无奈、绝望的举动。在旱区,只有大批打工者在政府帮助下外出务工,却没有因活不下去而逃荒的“流民”。
    国家防总办公室最新统计显示,截至3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西南大旱之年无“流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