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愿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展开合作
水电开发致湄公河水位下降无科学依据
新华社4月4日电 正在泰国华欣出席湄公河委员会首届峰会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前区域性极端干旱天气是澜沧江-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的根本原因,中国与次区域国家同为此次旱灾的受害者。中国将积极与湄公河下游国家和湄委会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并积极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 谈到中方与湄委会和下游国家在防洪抗旱方面的合作时,宋涛说,面对当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严峻的旱灾形势,中方对下游国家境况感同身受,并积极与次区域国家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共同携手抗击旱灾。 他介绍说,从今年3月22日起,中方每周向湄委会提供位于中国境内的允景洪、曼安水文站当前特枯情况下的旱季水文资料,湄委会和下游国家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方的善意和与下游国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意愿。 谈到未来的合作,宋涛提出中方愿在6个领域与湄委会和下游国家继续开展务实合作:继续利用好现有的中国-湄委会年度对话机制;拓宽合作平台,加强水路货运贸易、旅游、农业、渔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推进减灾合作;利用中国在水电开发和管理方面的技术经验优势与次区域国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推动次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增进沟通,加强互信,共同客观、公正地向公众和媒体介绍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真实情况和合作成果。 谈到近期有外界传言称中方在澜沧江上水电开发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的问题时,宋涛说,这一说法既无科学依据,也与事实不符。他说:“湄公河委员会上月发布的新闻公告明确指出,澜沧江-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2009年雨季结束早、季风降雨量低和干旱期间降雨量极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宋涛说,澜沧江出境处年均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年均径流总量的13.5%,湄公河干流水量有86.5%来自中国境外的各支流。至于中国在澜沧江上的梯级水电开发,目前已建成的漫湾、大朝山和景洪三个电站的水库面积很小,蒸发水量可忽略不计,电站运行本身并不耗水。 他说,中国在澜沧江水电开发过程中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了修建反调节水库、分层取水等一系列严格措施保护澜沧江和下游地区环境。 他说:“科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澜沧江出境处水质良好,澜沧江水电站调度未造成下游水位大幅波动,没有对下游洄游鱼类造成阻隔影响。此外,有关水库大坝通过科学调配,能有效实现削峰补枯的功能,为下游防洪抗旱发挥积极作用。” 宋涛说:“中国和次区域各国在保护、开发、利用湄公河水资源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作为负责任的上游国家,我们绝不会做有损下游国家利益的事。我们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致力于同次区域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