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殡葬价格何以上涨快?
——清明祭祀引发的话题
作者:据新华社4月4日电
  “清明时节雨纷纷,丧葬之人欲断魂。”又到清明,网络上流传的这段“顺口溜”,是人们对殡葬业暴利积怨的一种写照,殡葬价格上涨过快及背后存在的行业垄断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墓地贵于房价,未亡人感叹“死不起”
    4月1日,记者来到北京市福田公墓。价目表显示,公墓价格在7万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5.5万元,面积0.5平方米。最贵的11万元,面积1平方米。
    “最便宜就是5万多元的那种,但墓碑的材质和位置都不太好。现在还剩下几个,要的话就得快,过两天可能就没了。”工作人员反复叮嘱。据了解,5.5万元的价格只包括墓碑、墓地20年的租赁费、管理费,刻字、绿化、花瓶等费用还需另外交纳,最终下葬总共需要6万元左右。
    一名前来扫墓的北京市民告诉记者:“她父亲几年前过世,当时墓地才8000元,现在涨了很多倍。”
    记者又来到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那里目前仅能办理老墓改造业务,新墓都已售完。“下次‘开盘’可能在五六月,但至少要七八万元!”一名业务员说。
    记者调查还发现,与墓穴价格上涨相似,殡葬用品价格也在攀升。在深圳市殡仪馆,绝大多数骨灰盒价位都在1000元以上,高的超过了4000元。
  行业垄断、暴利行为成为众矢之的
    一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了墓产商‘捂盘’及炒墓现象,殡葬价格上涨是显而易见的。”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说,墓地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三个因素,一是面积,二是风水,三是装饰。土地面积可以测算,但风水却无法用价格来度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这与殡葬行业主要由政府部门经营和管理有关,其垄断属性决定了他们拥有定价权。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3754个,其中殡仪馆1692个,民办机构不足两成;而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1209个,殡葬管理单位853个。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说,殡葬行业确实存在某些垄断现象及暴利行为。由于行业竞争不足,难免会带来服务和价格方面的问题。
  减少殡葬支出,亟待公益回归
    有关专家认为,要减少殡葬支出,需要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通过完善立法,打破行业垄断,提倡绿色殡葬,促进行业回归公益。
    刘润华说,消除殡葬暴利,打破行业垄断,必须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大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行业竞争,推进行业多元化发展。刘润华说:“殡葬既是服务,也是消费。行业回归公益,一方面经济条件好的群众的需求要满足。另一方面,对困难群众要提供免费的殡葬服务,解决他们的亲人殡葬难问题。”
    针对“炒墓”“捂墓”等现象,甘肃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智俊建议,引入社会监督,促进殡葬行业信息公开透明。
    减少殡葬支出,还应当提倡“厚养薄葬”的理念。胡光伟说:“现在有些人平时不孝顺,等到父母过世了,为了充门面、装孝道而铺张浪费。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批评、遏制。”
  (据新华社4月4日电)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殡葬价格何以上涨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