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光山又称仙城山。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率伍子胥与唐国、蔡国联军伐楚,联军五战五胜破楚郢都(今湖北钟祥市)。楚昭王东逃云梦,又转奔郧(今湖北安陆市),又因昭王之父平王曾杀郧公斗辛之父,楚昭王惧郧公弟斗怀复仇而投随(今湖北随州市)。时伍子胥率复仇之师偕唐、蔡联军追向随国。随君即派人将楚昭王护送至城南70里山中藏匿。当楚昭王逃至山下时,只见“山上云蒸霞蔚,五光十色”,瑞气千条、祥云万朵笼罩诸峰,急策马深隐其中得以逃脱。第二年昭王令侍从请其外公秦哀公出兵,三国联军方退出郢都。楚昭王返郢后说亏随国之现光山藏得一命方能回国,现光山便因此而得名。
现光山地处随州市南70里的一片丛林之中。山并不高,海拔只有420米,但因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荆楚大地,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原著名的佛教丛林,山上的相国寺始建于北周天和三年,其后又有老佛寺、灵鹫寺等众多寺院在此设法坛而弘释教,据林涧以演贝叶。相传隋文帝之女曾在此山静修,留下“娘娘顶”、“梳妆台”、“明月井”、“凤眼桥”、“舍身岩”、“白牛池”等十几处遗址,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史载公元557年,北周灭北齐,杨坚立下战功,北周武帝宇文邕封杨坚为柱国。第二年出任定州总管,旋即转亳州总管。此间,杨坚长女丽华被北周武帝定为皇太子宇文 之妃。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五月,周武帝病倒在进军途中之云阳宫(今陕西泾阳)。六月病死长安。宇文 即父帝位是为周宣帝,立杨坚之女丽华为皇后,封杨坚为相国。周宣帝性残暴、好淫乐、近奸小、诛无辜而懒理政事。夺人妻女,广充后宫。他开帝王后宫之先河,前后立了五个皇后。在五个皇后中,丽华性情温和,人际关系最好,深受另四位皇后,嫔妃、宫女们尊敬和爱慕。但她对皇上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慨,不卑躬屈膝。周宣帝哪能容她,逼她自尽,并扬言要灭杨家满门。杨皇后母亲独孤氏得讯后进宫求情方饶不死。自此杨皇后便万念俱灰,动了出家的念头。
荒淫无度的周宣帝认为当皇上要处理朝政,有碍他的自由自在,在他当皇帝刚一年的公元579年二月将皇位传给其七岁的太子宇文衍,是为周静帝。宇文 自称天元太上皇。其实时年刚二十二岁。三个月后,天元太上皇因酒色过度,患梅病而死。年方十八岁的皇太后杨丽华见暴君宇文 已死便执意出家修行,此举得到其父北周相国杨坚的支持。
杨丽华之父杨坚于西魏大统七年 (公元541年)六月八日出生在冯羽县(今陕西大荔县)般若寺,其父杨忠是西魏重臣,封为随国公,因忙于征战,便把杨坚托付尼姑智仙抚养,13岁后才回家,15岁以其父之功授车骑大将军。后出任随州刺史,继迁随国公。由于他自幼生长于禅院,对佛门有感恩之心。现见长女周太后要入空门,非但没有阻拦,还派近侍护送其女儿到他的封地——随州的现光山出家为尼。杨丽华乘着白牛车驾来到现光山,并在现光山主峰依山衔石,建造寺庵供其静修。是为娘娘顶。此处山顶嵯峨摩斗柄,树接云霄。杨皇后似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从此,便过着山水之间有清契、林涧以外无世情的静修生活。
时任北周相国的杨坚,开始筹资对山中的现光寺殿宇重建,金身再塑。为给杨坚所做的大功德回报,僧人们便称现光寺为 “相国寺”,以示纪念。相国寺自此:仙衣梵带,天香风笙。坛冠万灵,理超千章,智周十地,行圆四等。露台含月,珠幡拂空。妙演三乘之教,精微万法之全。接祥云而共飞,与天华而含彩。至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史称隋文帝时,其女尚在寺中为尼。
名山自有古刹,古刹始依名山。“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是唐代诗仙李白隐居现光山时以心会意、以意会景对现光山和释、道两家的赞美。这里历史厚重,景观独特。王公皇后于此山避难修炼。高人逸士在此处评说千秋,墨客诗人于此山吟诗作赋。释道两家竞传,善恶双方抗争。佛教丛林——现光山相国禅寺历经1500年的岁月沧桑,曾数度毁于战火,但在改革开放后通过当地政府的多次修茸,至今香火旺盛、禅音长鸣……
(任儒举 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