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保障能力
  土地资源是我们世世代代共同拥有的财富,坚持“两手抓”(依法管地和集约用地),实施“双保工程”(保发展、保红线),推动“三个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管理职能的转变),夯实社会各界人士用地、管地的新理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只有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土资源的调控作用。
  科学规划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随县的全面建设,各项规划是重中之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用地布局的重要依据。新一轮规划修编以来,随县遵循“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结合新县城建设的新要求以及“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需要,认真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是加大了对新随县重大问题、重点领域的研究。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集中集聚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尤其是对重点保证的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重点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指标给予一定的倾斜。二是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吸取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验和教训,认真落实“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通过座谈、研讨、听证、论证、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扩大公众参与度,开门编规划。三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统筹,突出土地规划的统一性和“龙头”作用。四是与旅游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把保护生态放在重要位置,永葆随县绿水青山。
  严格监管 全力坚守耕地红线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新随县成立以来非常重视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一是建立健全了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二是及时变更,掌握家底,进一步划定明确了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三是强化责任,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四是健全网络,加强监管。做到镇有监察员,村有协管员,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块块有人“守”。
  严把闸门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依法依规、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严格供地方向,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县国土资源局要建立健全土地预审、供地备案制度和供地后跟踪监管制度,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一律不批用地指标。
  集约用地 发挥土地最大效益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致力追求的目标。建县以来,县国土资源局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的原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发挥存量潜力,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发挥土地利用最大效益方面还要进一步增强。一要加强用地预审和监管。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准入“门槛”,优先发展高科技及单位用地产出率高的产业,对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非生产用地比例达不到要求的,要相应核减用地面积。鼓励房屋建筑向空中发展,向地下延伸,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要严格闲置土地管理。对土地闲置一年以上的,要开征土地闲置费;两年不使用的,依法收回,重新配置市场。三要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要积极开展田、村、路、水、林的综合整治,对空心村、空心院、空心厂、空心房和新农村建设腾出的土地,及时进行复垦整理,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何仁义)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保障能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