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账目 摸清家底
随县农村“三资”清理顺民意
本报讯 通讯员李方、特约记者钟克波报道:“现在好了,村里有多少‘家底’,村干部在干啥,用了多少钱,我们都一清二楚,‘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让我们老百姓有了一个‘明白账’。”近日,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的村民在翻看该镇“三资”登记账簿时高兴地说。 村里到底有多少“家底”?村里的钱干部是怎么花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资金发放到位吗?这些问题一直是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如今,由县纪委、组织部、农办、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5个月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将给他们一个答案。清理内容包括全面完成村级“三资”清理,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规范核算行为;全面登记集体“三资”情况,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制度;梳理村级事务,按照统一流程、规范操作、民主公开的要求,全面实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建立完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等。 该县各镇以财经所为依托,开展农村集体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各村“三资”台账统一移交镇财经所集中代管。镇(场)财经所为各村统一建立“三资”专账,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等,村级不再另设账户。村级日常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村级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严禁公款私存、私放、私设小金库。财经所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实账目,防止截留挪用集体资金。 本月来,环潭镇组织32个清查专班,对该镇32个村委会,233个村民小组的“三资”进行清理、登记、公示和整改,清理出漏登和少登的固定资产24宗,资产价值24万元。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目前共监管村、组集体资金304万元,核实各类资产总额3100万元,资源总面积51万亩,规范农村各类承包合同36宗。 “三资”清理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账,还了村干部一个清白,筑起干部干净干事的安全大堤和预防腐败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