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蚱蚂官”的情怀
——记随县公路段筹备组组长、共产党员杨珍明
有人这样好心劝随县公路段筹备组组长杨珍明说:你那个“筹备组长”只是个临时的小屁官儿,干嘛什么事都那么认真?杨珍明的回答却是:哪怕就是个“临时蚱蚂官”,我也得“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 他不光这样说了,更是这样做的。他用兢兢业业的工作,呕心沥血的拼搏,践行着他那朴实无华的诺言。 上任即迎“国检”“省节” 去年9月,杨珍明刚刚接手“临时职务”,就要迎接5年一次的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分布广泛的369公里的国道要面临“国检”,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还要为迎接规模盛大的寻根节修桥补路,这可是一次形势严峻的“大考”呀。 当时的杨珍明只有一个想法:豁出老命,也得经受住这次考验,不给随县人民丢脸,不给党员称号抹黑。 当时,百业待举且家底薄弱,资金、任务、进度都是随县公路段要面对的难题。一向执着的杨珍明没有丝毫的埋怨泄气,而是动员全体职工队伍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跑项目、跑计划、跑资金,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没技术人才,全段调配;时间紧迫,他们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昼夜连轴转;没机械设备,借资购置,他筹款高达1000多万元。由于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迎刃而解。去年底以来,他们所承担的厉(山)封(江)路、厉山街道、316国道随县段、淮河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市、县重点公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厉山街道改造项目仅用11天时间便完成,厉封公路建设项目7个月时间告捷,而且所承建的工程全部达到了“优良工程”的质量标准。 省公路局的领导“国检”预检时评价说,没有想到刚刚组建的随县公路段准备工作如此杰出,他们还受到了寻根节组委会的通报表彰。 “不论大小官,都得有人情味” 杨珍明常常这样调侃自己:“我虽是个蚱蚂官,工作从不马虎,但是还是蛮有人情味的。” 是的,随县地大面广,公路里程多达500多公里。系统内有职工367名,工作起来往往显得鞭长莫及。但是,擅长“笼络”人心的他,工作讲究方法,遇事多加沟通,特别注重人文关怀,这一招果然奏效,“士为知己死”,激起了职工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上任之初,面临107名职工因撤销收费站而转岗的难题。怎么办?他不分昼夜到各个道班站所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分别做通了各个接收单位负责人的工作,终于使100多名转岗人员二次上岗,要知道,这事若“消化”不好,涉及亲朋及社会关系一大片,从而较好避免了一系列的矛盾纠纷。 在随县公路段,可以说没有哪家“红白喜事”他不牵挂,没有哪家大事小情他不关心。 “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2010年春节前夕,随县普降冰雪,气温骤降,造成境内多条干线公路交通受阻。316国道受阻车辆排起长龙。面对严重的灾情,杨珍明果断提出:非常时期,我们每一名护路工人,都应该“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那就是冰封雪冻的公路上”。经与班子商议,决定全体人员取消节假日,全力投入抗雪保畅工作中,并第一个赶赴现场,组织人员上路排险情,通宵达旦,坚守公路破冰除雪一线达24个小时。要知道,此时的杨珍明身患胃出血,已住院半个多月了。杨珍明的行动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名职工,全力投入,肚子饿了啃方便面,口干了喝点冷水,连续奋战十个小时,堵塞路段全线贯通。望着缓缓驶离的车辆,杨珍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通讯员 刘文生 尚勇 杨明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