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
作者:即侧卧
每年全国约计十几万人因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而触电、溺水、中毒、交通事故意外伤等造成的人数无从计数,在我国大多数市民对救护相关知识和技术很缺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场心肺复苏术对保护伤员的生命避免伤情的恶化和减轻病人的痛苦都有着其重要意义。现场心肺复苏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护,是在事故发生的4-6分钟以内。所以时间就是生命,因为专业人员很难在4-6分钟赶到救护现场,新的救护体系提出,救护知识必须社会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这样可使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到80%。 1、判断意识是否清醒,心搏及呼吸是否停止(5-10秒以内); 2、立即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刺激人中,合谷约5秒钟; 3、救护者将耳或面颊贴在患者口、鼻、头侧向患者胸部倾听有无呼吸声(确认呼吸停止,立即抢救); 4、开放气道 ①解开上衣纽扣,暴露胸部,松开腰带;②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救护者位于患者一侧,使患者头部后仰,一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一手食指和中指抬高患者的下颌,使下颏尖耳垂与地面垂直(90°);③去除患者口鼻异物及活动义齿;④如怀疑有颈椎损伤时,患者头不应后仰,单纯托起下颏即可,尽量避免移动,以免脊髓进一步损伤。 5、人工呼吸 ①如无呼吸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吹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儿30-40次/分,急救者将按压前额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的鼻翼两侧,另一手托起下颏,将患者的口唇张开,盖上纱布或手帕;②术前做深吸气后,用双唇包严病员口唇周围进行快而深地持续吹气,每5秒钟吹气一次,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当患者胸廊升起后放松捏鼻翼的手指,使患者呼气(观看患者胸廊复原或患者口鼻有气体呼出)。 6、胸外心脏按压 ①如心搏停止在60s以内,则快速以拳垂击胸骨下段,举拳高于胸壁20-25cm,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1-2次,若无效,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捶击力量不宜过猛,婴儿禁用。②确定按压部位,在剑突上两横指处,相当于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③术者以一手食指中指并拢,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双手掌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离开胸壁,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不能冲击),按压频率80-100次/分钟,手掌根部不离开胸部定位,连续15次以上,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分。 心肺复苏成功后,或无意识但有呼吸及心跳的伤员,将其翻转为复原位(即侧卧)。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赵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