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骑行去西藏,别有一番风光

  ■讲述人:小陌 年龄:27岁 职业:暂无 采访人:本报记者许静 采访地点:本报接待室
    小陌穿着一身运动装,皮肤是黝黑的,她笑着说:“这就是去西藏的路上晒的,回来都休整个把月了,还是没有恢复过来。”
  1
  西藏梦想之旅将启程
    我是个爱好运动的女孩,是一家单车俱乐部的会员,经常会和队友们骑车进行户外运动。我喜欢在中国户外网、绿野户外网等网站上“溜达”,学习户外运动的知识,浏览最新动态等,也会通过网站的论坛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驴友老夏正是我在网上认识的,也正是他制定了骑行西藏的计划。
    去年9月,老夏在群上发布了骑行去西藏的路线、相关的准备等,希望能找到几个驴友,一同前往。一直以来,我就对西藏很向往,每当看到有关西藏的纪录片和别人的西藏游记,我就会被深深吸引,也计划着要去西藏去一趟。看到老夏的计划后,我觉得他设计的路线很合理,安全措施也想得很周到,更重要的是花钱少还能看到一路的风光。于是,我回应了老夏。本来老夏只想找三四个驴友,这样好照顾些,到了最后一共确定了10个人,有陕西的,有天津的,也有浙江、辽宁等地的。
    那时,我从武汉来随州,已经工作一年多了,算是顺风顺水。可是,为了实现骑行去西藏的梦想,我决定在出发前辞职。因为,我算了下时间,来回需要一个半月时间,没有哪个公司会允许一名普通员工请假一个多月。
    出发的时间定在了今年4月下旬,在这期间,我一边上班,一边抽时间准备骑行所需要的设备,一辆质量好的山地自行车,帐篷、睡袋等等,同时我也加强了骑行锻炼,增强自己的耐力、技能等,以便应对骑行途中的突发状况。
    梦想的时刻终于到来了,4月23日,我来到随县殷店镇,等待从麻城的老夏,与他会合。按照规划,我们十个人在西安碰头,再集体出行。
  2
  大 集 合 后 进 发 西 藏
    跟平时骑车不同,这次我的车后满载着设备,很有些重量。第一天骑下来,我真的是腰酸腿疼,累得不行。帐篷一搭好,往帐篷里一钻,我就睡着了,连梦都没有做一个。这样的情况过了三四天,我才适应下来。
    往西安走花了近一个星期时间。这几天我们基本都在野外搭帐篷睡觉,自己支锅做饭。老夏还带了自己家乡的腊肉,一旦累了,吃起腊肉、米饭觉得特别香。我们三天休整一次,住了一次旅社,在饭馆吃了一次饭。4月30日晚,我们到了古城西安,是第一批到达会合点的。
    在等其他队友的四天中,我和老夏在西安队友的带领下,骑车在西安转悠了一遍,拍了不少照片,也算收获多多。5月4日,所有的队友到齐了,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朝着西藏进发。
    最初,大家有一个磨合期,有人骑得快,有人骑得慢,骑得快的就催促骑得慢的,说的多了就有人有怨言。后来,大家商量,骑得快的编一小组,骑得慢的编一小组,快的必须等慢的,每小组都要相互照顾。有一个队友很有意思,他是所有人中骑车技术最棒的,每次总是冲在前面。为了等后面的人,他特意买了一个小凳子,每次跑得远了,就停下车子,坐在小凳子上等着,看到后面的跟上来了,就乐呵呵地笑。
    我们商量,每天采购一次食物,谁买了,就招呼一声。到吃饭时间,大家便积极行动,各显神通,这样的大锅饭也倒有一番趣味。过了兰州后,基本没有什么东西卖,我们就靠吃面填肚子了。
  3
  沱 沱 河 ,我 好 激 动
    兰州之前只是骑行稍累,其他还好。到了兰州,猛然就感觉土地贫瘠起来,山上光秃秃的,没长什么树,看到较多的是花椒、麦子这两种作物。这里的村庄往往隔得很远,有时候天黑了,我们都看不到人烟;有时候扎营的地方没水,运气好、离村庄近时,居民们会很热情地给我们提供水和菜,让我们很是感动。
    在青海省西宁市,我看到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和过去的电视中看到的不一样,他们的穿的衣服已经汉化,不过有些同胞戴着自己民族的帽子,才能与汉族的区分开来。不过,他们都能听懂普通话。
    我们骑车来到了青海湖。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的意思,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看到青海湖的第一眼,我就被它迷住了,水很清透,是那种纯粹的蓝色,与蓝天、白云以及远处雪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好美,好美。那里也很安静,只听到水浪和鸟叫声,我们在那里呆了一个多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出了西宁,就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了。在这里气温很低,地面都是冻土,一层一层都是冰的,能感受到寒气在往上冒,而且米也煮不熟。没办法,我们只有在旅社住宿、吃饭。
    在寒冷的天气里,我骑着自行车,手都冻麻了,高原反应让我有些头昏脑胀。大家都吃了一大堆药预防,没想到,快要到沱沱河时,一位队友还是感冒了。在高原,感冒是很危险的,否则有炎症,就会发生脑水肿,就有生命危险。我们所在的地方三百多里以内都没有医疗地点,幸好我们碰上了长江源地科考队,因为沱沱河正是长江的正源。科考队有队医,队医检查了队友,并留了大量的药。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陪着生病的队友坐车前往沱沱河。
    到达沱沱河,就意味着我们即将要到西藏了,我的心里一阵激动。
  4
  你 好 ,布 达 拉 宫 !
    我按耐不住,没有多休整,便与另一位队友先行出发了。一路骑行,我总是全副武装,戴着眼镜,蒙着脸,可强烈的紫外线还是能穿透我的“武装”。而且高原的天气是变化多端的,冰雪、暴风雨、逆风、烈日等多种天气轮流来袭。出门时可能是艳阳高照,当你瞧见远方有乌云来时,没一会天气就变了。遇到恶劣天气,我们只有努力前行,找到公路维修的道班处,就去躲一阵,然后再继续出发。
    路上,我见到很多去布达拉宫朝圣的人们。他们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个人,都推着装着物资的板车。他们每走三步,便会磕一个长头,仰望着前方,满脸的虔诚,这种虔诚深深让我震撼。虽然以前也在电视上看过,但是自己亲眼看到的那种感受又是不同的。
    6月上旬,我们比其他队友早一个星期到达了拉萨。我们到了布达拉宫,当这座宏大、红白相间的建筑出现在我面前,我很虔诚地看着这座在电视、杂志上看过多次,也曾在梦里见着的神秘宫殿,心里实在是说不出的高兴。
    我在拉萨呆了几天,感受藏族的人土风情,感受高原的大气辽阔,感受这里的纯净与安宁,近40多天的辛苦早被我抛到九霄云外,这一路的艰辛付出太值得了!
    骑行结束,我和队友们再次会合,这次我们彼此要说的是“再见”,但大家都表示永远不会忘记这次旅行。后来,男朋友来西藏接我,我们一同坐火车从西藏回家,望着青藏线的风景,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西藏,我看过你了,用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骑行去西藏,别有一番风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百味人生】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